面对面——梁款:黄沾书房十五年
有一段日子,没有看到文化人梁款(吴俊雄博士)在报刊上写流行文化文章。原来他走进「黄沾书房」,一去就是十五年。到了二○二一年,在香港书展,买下《保育黄沾》限量版,我买的那一套,编号是0790/1500。
梁款(Foong)在「保育黄沾,拉阔香港」的序言:「二○○四年,黄沾离世,留下大批物品……」Foong与同事收拾书房,计划出书。Foong说「有两种声音在我的身体打仗,一种叫打铁趁热,快快出版。另一种说法,这些事情一生人只做一次,不如做到最好。」
问:「慢工出细货,也不用十五年的呀。」
Foong解释:「这就像掘出一个宝藏,满地都是有价值的『碎片』,把它砌出原来形象来,不能心急的。」复修需时,就用了十五年。
所谓「黄沾书房」,不是走进黄沾以前的工作间寻宝,而是把黄沾生前写过的歌词、笔记、文章、剪报,都搬到Foong的大学办公室和他的家,进行整理。Foong喜欢用玄妙一点的讲法:「黄沾书房设在时间和空间的交界。」
《保育黄沾》共有四册,《黄沾看黄沾 James Wong on James Wong 1941-1976》为第一册,写出黄沾成长经过,从小学到大学,加入广告创作,期间为家计会写出「两个就够晒数」,一九七六年为电影《跳灰》填词《问我》,是为「香港平民的集体前传」。Foong在书中用黑底白字,解读这时期的黄沾心路历程。往后几册,《黄沾与港式流行》、《流行音乐物语》,用的都是这方法,让读者知道,黄沾的创作过程,说是「天马行空」,其实他是个努力、认真的创作人。
黄沾勤力,由Foong来说,最为合适:「黄沾到港大读PhD,修读博士学位,有选我的课。他上堂,留心听讲,做笔记,engaged in the lesson。那时,他在娱乐圈、流行文化,已有江湖地位。他是好学生,勤力读书,将不少想法和访问记录,写在一本小小的硬皮笔记簿内。」这笔记,经Foong整理,如今重见天日了。
黄沾的博士论文「夜来香」,不少资料都是来自他的笔记。Foong说:「黄沾反对人称他做鬼才。他说,除了用功,自己并无过人之处。用功,是多读书,多听歌,多看世界,每天多一些搞作。」
黄沾说:「歌是盛载回忆的水杯,透过水杯,说出种种教人回味的人生故事。」听他的作品,从《男儿当自强》《黄飞鸿》、《家变》、《狮子山下》、《沧海一声笑』《笑傲江湖》再回到他的《问我》,都是有情有义。」
「不过,黄沾最喜欢自弹自唱,唱出他的心情,人生况味来。」
后记
Foong在《保育黄沾》提到:「黄沾说自己是个不太透明的透明体。自幼喜欢大笑,性格开门见山。但思想和感情却山外有山。」
书房十五年,辛苦不寻常,Foong梳理出来的「黄沾」,从生活到创作,脉络分明。黄沾说:「我是个和香港一起成长的人,所以,在心态,在对事物的观感,都和每个香港人很相似。因此,在『我』的东西,或许会引起香港读友的共鸣。」
张灼祥
梁款(Foong)在「保育黄沾,拉阔香港」的序言:「二○○四年,黄沾离世,留下大批物品……」Foong与同事收拾书房,计划出书。Foong说「有两种声音在我的身体打仗,一种叫打铁趁热,快快出版。另一种说法,这些事情一生人只做一次,不如做到最好。」
问:「慢工出细货,也不用十五年的呀。」
Foong解释:「这就像掘出一个宝藏,满地都是有价值的『碎片』,把它砌出原来形象来,不能心急的。」复修需时,就用了十五年。
所谓「黄沾书房」,不是走进黄沾以前的工作间寻宝,而是把黄沾生前写过的歌词、笔记、文章、剪报,都搬到Foong的大学办公室和他的家,进行整理。Foong喜欢用玄妙一点的讲法:「黄沾书房设在时间和空间的交界。」
《保育黄沾》共有四册,《黄沾看黄沾 James Wong on James Wong 1941-1976》为第一册,写出黄沾成长经过,从小学到大学,加入广告创作,期间为家计会写出「两个就够晒数」,一九七六年为电影《跳灰》填词《问我》,是为「香港平民的集体前传」。Foong在书中用黑底白字,解读这时期的黄沾心路历程。往后几册,《黄沾与港式流行》、《流行音乐物语》,用的都是这方法,让读者知道,黄沾的创作过程,说是「天马行空」,其实他是个努力、认真的创作人。
黄沾勤力,由Foong来说,最为合适:「黄沾到港大读PhD,修读博士学位,有选我的课。他上堂,留心听讲,做笔记,engaged in the lesson。那时,他在娱乐圈、流行文化,已有江湖地位。他是好学生,勤力读书,将不少想法和访问记录,写在一本小小的硬皮笔记簿内。」这笔记,经Foong整理,如今重见天日了。
黄沾的博士论文「夜来香」,不少资料都是来自他的笔记。Foong说:「黄沾反对人称他做鬼才。他说,除了用功,自己并无过人之处。用功,是多读书,多听歌,多看世界,每天多一些搞作。」
黄沾说:「歌是盛载回忆的水杯,透过水杯,说出种种教人回味的人生故事。」听他的作品,从《男儿当自强》《黄飞鸿》、《家变》、《狮子山下》、《沧海一声笑』《笑傲江湖》再回到他的《问我》,都是有情有义。」
「不过,黄沾最喜欢自弹自唱,唱出他的心情,人生况味来。」
后记
Foong在《保育黄沾》提到:「黄沾说自己是个不太透明的透明体。自幼喜欢大笑,性格开门见山。但思想和感情却山外有山。」
书房十五年,辛苦不寻常,Foong梳理出来的「黄沾」,从生活到创作,脉络分明。黄沾说:「我是个和香港一起成长的人,所以,在心态,在对事物的观感,都和每个香港人很相似。因此,在『我』的东西,或许会引起香港读友的共鸣。」
张灼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