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马术比赛 之争议

  德国女子现代五项选手因为坐骑不合作,拒绝跳栏,不禁当场泪洒,成本届奥运赛场上令人难忘的一幕,也可能是本届奥运最引人争议的一场赛事。
  首先,这位运动员的教练一度施予协助,大力拍打马匹臀部,结果因涉嫌「虐畜」,遭奥委会处罚,撤销她出席剩余赛事的资格。「虐畜」之罪名引起巨大争议:运动员可以用鞭子抽打坐骑,但是教练却不可以用手,单从表面,很难证明人的手掌,对马匹造成的伤害大于皮鞭或者骑手鞋上的马刺,也难怪教练事后为自己争辩,拍打马匹臀部,对于马匹的影响,并不像外行人看来那样。
  教练也是女性,美国的左派大爱青年,曾经在#Metoo运动中喊出「相信女性」(Believe Women)的口号,此时此刻,是不是应该选择相信这位女教练,相信其对于动物的,以及训练马匹的专业经验,她的判断应该比所有隔着荧幕的观众,更为可信?
  其次,马术或者赛马,甚至只是骑马本身,是不是都不可避免有「虐畜」嫌疑?人类训练马匹,从来离不开鞭子,抽打或者拍打,甚至是骑手鞋上的马刺,目的都是对马的身体造成刺激,促使其奔跑或者跳跃。甚至马匹所配戴的笼头与口衔,都是针对其嘴角、颚部、牙齿造成不同压力,以控制马匹的方向感与平衡感,仅从外型设计及实际运作的角度判断,必定令马匹极为不适,职员为马匹戴上笼头的步骤,和教练用手拍打马匹臀部,到底何者伤害更严重?似乎不是观众凭肉眼观察以及心理直觉,可以回答的问题。
  再者,又有人发现,马术现场装饰,因为添加日本文化元素,障碍物的造型设计,有相扑的大力士、达摩不倒翁,甚至半张脸的艺伎,对于马匹是否产生额外的视觉刺激,则未可知,网民七嘴八舌,结论是这位选手落败,非战之罪,实在可惜。
  但是最多人关注的焦点,是这匹马的下场:许多人担心这匹名叫「圣徒男孩」的马会遭到「报复性」惩罚,甚至安乐死,官方为此特意澄清,这匹马已经回到日本滋贺家乡,安好无恙。马是优雅高贵的动物,其生活细节以及命运,引发民意一面倒之关爱,足证人心所向,是好事。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