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火相传——体育产业

  四年一度的奥运开锣,香港东奥代表队更捷报频传,执笔之时已取得一金一银的历史性佳绩。但在早前爆出的羽毛球队球衣以及送楼风波,却凸显了香港体育产业的不足之处,同时亦象征着有极大发展空间。
  由球衣风波之中,我们看到运动员的生计问题。原来在香港,即使是精英运动项目的精英运动员,竟会出现没有球衣赞助的窘境。香港运动员协会根据国际赛成绩而获得不同程度的每月资助,由基本的港币七千多元,至获得奥运奖牌的四万多元,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薪金并不吸引。要有更丰富的资源去支撑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其实可以透过参与不同商业活动或担任产品代言等商业项目去获取更多资源。我相信运动产业的发展,实是多方位;运动员的正面形象,对品牌有正面作用,同时亦可为品牌吸纳更广泛潜在客户。当运动员获得更多资源,推广及提升精英运动员的公众形象,就能吸引更多人加入运动员行列,整个生态圈就能健康发展。
  我认为运动员的成功,并不以资产作衡量。看到舆论风向在讨论奖金不足以让运动员置业,又或有部份奖金缩水的情况,似乎有点失焦。奖金不足以置业,某程度上是关于楼价过高的问题。始终认为,运动员的成就不是值得拥有多少资产,而是坚毅不屈的斗志与刻苦的训练所造就。希望未来本港体育产业发展可更百花齐放,让运动员有更多资源与空间发挥,创造更多精采历史。
升域集团主席
邓耀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