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阅旅途——微醺故事

  酒,是个有趣的世界。我对酒的认知大多建基在旅游采访范围上,不能说是专业,却从中获益良多。
  回想多年在途上,因工作而接触的酒类多不胜数,走进新旧世界葡萄酒庄园、拜访数百年历史的日本酒造都是基本行程,更常要有心理及生理准备应付有趣的「酒访」,当中包括落船脚未站稳就直奔墨西哥龙舌兰田饮几杯,未吃早餐便要趁庄主的唯一空档访问兼品尝一系列匈牙利贵腐甜酒,甚至是在葡萄牙边听法多怨曲边尝砵酒;另在希腊与土耳其,甫坐下就常端来一试难忘的茴香酒;在瑞士特设的苦艾酒博物馆,参观后更要预留一大段时间待在附属酒吧,生怕苦艾酒喝太急醉倒异乡失礼街坊;走访高粱白酒酒厂时,更少不免喝上超高浓度的醇厚佳酿,一啖入口,总错觉若张开口来点个火,就会变成杂技人表演。
  我喜欢探究多于追求酒精,不酗酒也只爱微醺,更喜欢听故事。鸡尾酒要凭借调酒师的经验、创意、味觉和感知,将不同的烈酒、利口酒及日常食材等结合成杯中物,故事空间更为广阔。香港四季酒店酒吧ARGO刚翻新再度开业,重新设计的中央吧枱圆柱,便展示了各地具创新精神的烈酒,用不同故事、出处、生产方式等,如现代主义、联乘创作、慈善与社会意识、大地之感及世界的冲击等对烈酒作出分类,可谓打破了传统。
  ARGO新设计的鸡尾酒清单更加有趣,除了注重口味、视觉、香气及创意等鸡尾酒元素,令我喜出望外是对选材的心思。加入可可的鸡尾酒原来是与马来西亚原住部落的可可农场合作,加入蜂蜜的鸡尾酒更是对香港本地蜂场原蜜的支持,采用米埔专属蜂巢生产的荔枝及龙眼单花蜜。那天我在ARGO,跟久违的老友听故事,也在微醺中互诉心事。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