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洞悉——香港出口指数连升五季
香港出口指数连续五季上扬,由去年新冠疫情刚爆发时的历史低位16.0回升至今季的48.7,反映港商对未来出口前景逐渐回复信心。香港贸发局亦把今年的出口增长预测由5%上调至15%。
香港贸发局每季向五百名来自六大主要行业,包括机械、电子、珠宝、钟表、玩具及服装的出口商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对短期出口前景的信心,并编制成香港出口指数,以50为盛衰分界线,高于50代表出口前景看涨,低于50则代表看淡。
数据显示,过去数月,新冠疫情对港商的影响转趋缓和。目前,不足六成(56.9%)的受访港商指仍受疫情打击,较上季近八成(78.2%)大幅减少。惟部份受访港商认为仍有隐忧,包括疫情反复(41.5%)、全球需求疲弱(16.7%)、中美贸易摩擦持续(13%),以及人流通关未能回复正常(11.6%)或会窒碍出口表现。
在各种不利影响中,港商最普遍遇到的是买家减少订货量(66.4%)、运输成本上升(46.4%),以及物流配送受阻(42.6%)。港商除了适应「单密量少货期短」的新常态外,亦采取新策略应对挑战,包括开发其他产品种类(53.8%)、发展内销市场(49.5%)、开拓网上销售渠道(45.5%),以及分散销售到其他海外市场(28.4%)。惟受访港商表示发展内销时碰到不同难题,例如内地市场竞争激烈(81.8%)、难以找到合适的内销伙伴/分销商(47.4%),以及难以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44%)等。
行业方面,新科技产品及服务相对占优,例如5G相关智能产品、防菌防毒时装、先进冷链物流、电子健康(e-Health)等;而创新传统产品亦有一定捧场客,例如潮流玩具、时尚翡翠首饰、在家健身及远足用品等。星岛新闻集团市场调研总监
李立贤
香港贸发局每季向五百名来自六大主要行业,包括机械、电子、珠宝、钟表、玩具及服装的出口商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对短期出口前景的信心,并编制成香港出口指数,以50为盛衰分界线,高于50代表出口前景看涨,低于50则代表看淡。
数据显示,过去数月,新冠疫情对港商的影响转趋缓和。目前,不足六成(56.9%)的受访港商指仍受疫情打击,较上季近八成(78.2%)大幅减少。惟部份受访港商认为仍有隐忧,包括疫情反复(41.5%)、全球需求疲弱(16.7%)、中美贸易摩擦持续(13%),以及人流通关未能回复正常(11.6%)或会窒碍出口表现。
在各种不利影响中,港商最普遍遇到的是买家减少订货量(66.4%)、运输成本上升(46.4%),以及物流配送受阻(42.6%)。港商除了适应「单密量少货期短」的新常态外,亦采取新策略应对挑战,包括开发其他产品种类(53.8%)、发展内销市场(49.5%)、开拓网上销售渠道(45.5%),以及分散销售到其他海外市场(28.4%)。惟受访港商表示发展内销时碰到不同难题,例如内地市场竞争激烈(81.8%)、难以找到合适的内销伙伴/分销商(47.4%),以及难以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44%)等。
行业方面,新科技产品及服务相对占优,例如5G相关智能产品、防菌防毒时装、先进冷链物流、电子健康(e-Health)等;而创新传统产品亦有一定捧场客,例如潮流玩具、时尚翡翠首饰、在家健身及远足用品等。星岛新闻集团市场调研总监
李立贤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