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阅读必然是心灵的
今年书展主题,定位「心灵阅读」。本来,阅读就是一种心灵活动,一本经典作品,一个伟大的作家,请隔了几百年,你读他的书,好比隔着题库的时空,完成了一场对话。这种心灵的满足、沟通的奥妙、精神的交流,只限于读者与作者。
由甚么时候开始,阅读开始与心灵脱钩?所以现在有必要由书展当局来提醒?网络短讯的流行,是其中一个原因。即使有印刷品,书籍的市场潮流,注重饮食旅游消费资讯。这类书籍,作者的角色并不重要,主要提供的内容准确、令消费者人手一层,按图索骥,去神户大阪旅行,行及京都奈良,找到对胃口的寿司店黄旅馆即可。
或者是汤水营养、美容护肤、风水转运,此等工具书充斥,《作者论》的重要消减。阅读这些书藉的目的,不在于心灵的慰籍,而在于肠胃的充实、衣食住行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令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阅读的宗旨,从此消失。因为这等资讯工具,其实不必买书,网络全部可以代替。既是如此,心灵愈来愈远,物质包围一切。书展在网络资讯全球化爆炸的氛围之下,也就要让出摊位给予非书籍的租户:食物、儿童教育、工艺品和纪念品,始终与阅读无关。
今年书展,我在香港大学图书馆为主办单位主讲「我的心灵书柜」。我故意选择最冷门的文学诗词,中文两首,英文一首,以供文化比较的细节阅读。先讲饮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叉烧,另一张是意大利火腿。我说:这两碟菜式,一看而知东西方风格不同,但材料是一样的,就是猪肉。除了阿拉伯世界不适合,全人类都以此为共同的食肴。
食肴的共同,与心灵的共同一样。只要是人,都会有伦理之爱、男女之情,都有父母兄弟和朋友。都会经历生离死别。同样的情感,古今中外,有甚么样的不同表达方式?若是不同,背后的文化历史深层原因又是甚么?
我选择了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与维多利亚诗人阿诺德的《多佛海滨》平衡阅读。两个诗人都站在水边,一个在长江畔,一个在英法海峡之滨。两个人都浮想联翩,想到了时间无尽的漏水,以及漏水冲走的古代人物。
苏东坡想到的人物是孙权周瑜和曹操,阿诺德想到的是古希腊悲剧诗人朔福克莱斯。为甚么有这样的差别?因为苏东坡官场中人,长期接触政权和权力。阿诺德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自由派知识份子。前者要经历科举,后者不但没有科举,也没有压力要读书好的成为治国的人才。至少这不是唯一的出路,至少可以选择另外的行业,例如专业作家。
不同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两种怀古的诗词作品,虽然主题相似,内容和人物不同。只读文学一科,到这里止步就够了。但阅读可以跳出文学之外,触类旁通,又文学行及历史和社会,这样就为文学的诠释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解释。而这一切,都要通过一段心灵的旅程才可达到。无论是长江边,还是英伦海峡畔。读者相隔许多世代,看了之后产生共鸣,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也是阅读在一个愚昧的乱世之必要。
陶杰
由甚么时候开始,阅读开始与心灵脱钩?所以现在有必要由书展当局来提醒?网络短讯的流行,是其中一个原因。即使有印刷品,书籍的市场潮流,注重饮食旅游消费资讯。这类书籍,作者的角色并不重要,主要提供的内容准确、令消费者人手一层,按图索骥,去神户大阪旅行,行及京都奈良,找到对胃口的寿司店黄旅馆即可。
或者是汤水营养、美容护肤、风水转运,此等工具书充斥,《作者论》的重要消减。阅读这些书藉的目的,不在于心灵的慰籍,而在于肠胃的充实、衣食住行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令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阅读的宗旨,从此消失。因为这等资讯工具,其实不必买书,网络全部可以代替。既是如此,心灵愈来愈远,物质包围一切。书展在网络资讯全球化爆炸的氛围之下,也就要让出摊位给予非书籍的租户:食物、儿童教育、工艺品和纪念品,始终与阅读无关。
今年书展,我在香港大学图书馆为主办单位主讲「我的心灵书柜」。我故意选择最冷门的文学诗词,中文两首,英文一首,以供文化比较的细节阅读。先讲饮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叉烧,另一张是意大利火腿。我说:这两碟菜式,一看而知东西方风格不同,但材料是一样的,就是猪肉。除了阿拉伯世界不适合,全人类都以此为共同的食肴。
食肴的共同,与心灵的共同一样。只要是人,都会有伦理之爱、男女之情,都有父母兄弟和朋友。都会经历生离死别。同样的情感,古今中外,有甚么样的不同表达方式?若是不同,背后的文化历史深层原因又是甚么?
我选择了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与维多利亚诗人阿诺德的《多佛海滨》平衡阅读。两个诗人都站在水边,一个在长江畔,一个在英法海峡之滨。两个人都浮想联翩,想到了时间无尽的漏水,以及漏水冲走的古代人物。
苏东坡想到的人物是孙权周瑜和曹操,阿诺德想到的是古希腊悲剧诗人朔福克莱斯。为甚么有这样的差别?因为苏东坡官场中人,长期接触政权和权力。阿诺德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自由派知识份子。前者要经历科举,后者不但没有科举,也没有压力要读书好的成为治国的人才。至少这不是唯一的出路,至少可以选择另外的行业,例如专业作家。
不同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两种怀古的诗词作品,虽然主题相似,内容和人物不同。只读文学一科,到这里止步就够了。但阅读可以跳出文学之外,触类旁通,又文学行及历史和社会,这样就为文学的诠释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解释。而这一切,都要通过一段心灵的旅程才可达到。无论是长江边,还是英伦海峡畔。读者相隔许多世代,看了之后产生共鸣,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也是阅读在一个愚昧的乱世之必要。
陶杰
最Hit
繁忙时间港铁车厢必现「集体行为」!?车长开咪仍无效阻止 网民怒批:可唔可以俾返少少公德心
2025-11-11 09:00 HKT
地域强者 全球挑战 首个获「M」品牌认可电竞赛事BLAST Premier Rivals 8支参赛战队揭晓
2025-11-12 00:00 HKT
观塘夜市开锣!一连17日免费入场 设30美食摊位 台湾夜市摊贩参展 必试铁板鱿鱼/大肠包小肠(附地址/开放时间)
2025-11-11 15:28 HKT
健康PRO|成人奶粉变健康陷阱 专家教你点拣真健康奶粉
2025-11-11 16:42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