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阅旅途——「生活」在「瑞士」中

  第四波疫情尚未爆发前,瑞士旅游局的朋友相约我和几位旅游记者朋友在香港行山,虽然全程戴着口罩,但总算用较贴近瑞士人的活动方式,在疫情下舒展筋骨。
  这次行程设计充满心思,隐藏着日常生活中的瑞士味。我们早上先由湾仔出发,到大王东街探探由瑞士籍烘焙包点名厨Chef Greg开设的咖啡店,他的牛角包人气超盛,每朝吸引不少人排队购买。接着走到世界自然基金会中环访客中心,瑞士人一向注重自然环境保育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虽然香港确实走得超慢,但在这里也能得到更多启发。访客中心旁边便是山顶缆车站,跳上缆车,我得悉三十多年前为缆车引进现代化技术的,正是瑞士Von Roll Transport System工程公司,现时的缆索牵引第五代的山顶缆车,而车厢中也可找到这公司的名字。
  上到山顶,我们一行人经龙虎山徒步下山,沿途虽没有如瑞士般的绿草山峦,也没牛铃声陪衬,大家却边行边聊许多瑞士的小趣味。
  原来日常生活中可有不少产物都是由瑞士人发明或改良,譬如魔术贴便是在一九四一年由瑞士工程师发明;一九○○年,一位瑞士化学家因不小心在餐厅打泻了一杯酒溅污桌布,便花了十二年研发出透明玻璃纸。至于喝咖啡常用的方糖,则是由一位在捷克糖厂担任厂长的瑞士人在十九世纪中研发,话说他常在家里看见太太将大大块的糖切细使用,激发他在糖厂内改良机器,切割出细粒的方糖来。还有铅芯笔,最先也是由一位瑞士科学家在一五六五年率先提到,据说当时的设计很原始,笔芯更需要人工调整,却创了先河。聊着聊着,十公里路程也轻松地走完,回到闹市。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