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阅旅途——福冈冬之旬遇上鱼子酱

  厨师有时像魔法师,将看起来大缆扯不拢的食材变成有趣菜式。在日本福冈县香港事务所邀请下,我在未能出发去日本前,在香港尝到一顿米芝莲推介食府Whisk主厨Chef Oliver Li的厨艺变法,以福冈县的河豚白子、寒䲠、太刀鱼及秋王柿等与多地时令食材,配以法国鱼子酱,席上还联乘俄罗斯顶尖调酒师Nikita Matveev以鸡尾酒配菜,炮制出一场八道菜式的有趣晚宴。
  福冈县地理上接连日本海、濑户内海及有明海,盛产不同类型海产,洄游鱼如太刀鱼、䲠鱼等在日本海很常见,关门海峡则以河豚驰名,有明海除渔获外,还盛产海带。在日本餐厅常见到「旬の食材」这字眼,「旬」指「十日」,意为当造。这次晚餐,寒䲠和白子同为福冈县「冬の旬」食材,最是时令。
  白子向来被日本人视为珍贵美食,说到底是指鱼的生殖腺,亦即精巢。一月至三月是河豚产卵季节,冬天饱储营养的河豚白子,化成饕餮桌上美食。奶油般的口感细滑丰腴,加上高蛋白质、维他命及低脂,男人觉得补身,女士认为养颜。我虽对此一般,却有不少日本及香港朋友甚钟情这道美食。这次加入奶滑的汤汁,放满鱼子酱,卖相更有点像珍珠奶茶。
  寒䲠即䲠鱼(Sawara),字虽然有春字,在福冈县却是九月至十二月才最当造。在日本,同一条䲠鱼在各成长阶段都有不同名字,成长初叫青箭鱼,长至五十至六十厘米时称作Nagi,六十厘米以上才叫Sawara,寒䲠则是在最肥美季节给予䲠鱼的称谓。䲠鱼为洄游鱼,主要在沿岸表层水域栖息,冬天游到深水处养肥后,待至春季洄游到内湾产卵,寒䲠因而最是肥美。在大厨变法下,日本寒䲠化成肥厚西式鱼扒,以无花果提鲜,铺上法国鱼子酱,日、法料理融合得精采。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