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时代——救救演艺行业

  论疫情下受打击最大的行业,除了最惨淡的旅游航运业(来港游客跌了百分之九十九),可能便是电影和演艺行业了。所有戏院和表演场地关闭超过半年,有关的众多行业和工种,如制作人员、导演、表演者(包括舞蹈员、演员和歌手)、音响灯光舞台制作等望天打挂。表演场地虽已重开,但只容许一半入座率,商业性质的表演无从谈起。代表演艺体育界的立法议员马逢国早前在镜头前哭诉,我作为一个兼职歌手,颇有点感同身受。歌手们无论名气大小,一律只能网上直播,收入微乎其微,只希望借此维持着粉丝们的温度。
  本地电影业极需我们支持。不少朋友不敢进电影院,但只要戏院开放,我从没间断过进场看电影。戏院有人数限制,坐得疏落,观众全程戴口罩,不得饮食,真的没有更安全的地方了。这可能是戏院从来没有发生过感染个案的原因。香港电影业疫症前已苦苦挣扎,这半年更是雪上加霜,多个开戏的计划胎死腹中,在这时期上画的新片只好怨句生不逢时了。内地随着疫情受控,电影行业开始复苏,香港还是遥遥无期。
  我趁着上周的长假期,一口气看了多部港产片,当中也有可喜之作,如《幻爱》和《圣荷西谋杀案》。《麦路人》是有心之作,虽不及想像中好,但单看一个郭富城已足够。尽量购票入场吧,港人不撑港产片,谁来撑?
杨立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