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刻板印象 没有对错

  日本社交网络流传一则美国人的留言,由于凶宅的租金便宜,他想在日本租住凶宅,因为即使闹鬼,肯定也是日本鬼,只要问一句「你好吗?」日本鬼肯定报以腼腆的回答「我很好谢谢」,然后就掉头走开,所以他觉得很安全。
  他的留言大受日本人欢迎,因为幽默的表达方式和所谓「文化刻板印象」。
  西方政治正确喜欢批评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ing),但这种刻板印象,有时只是博君一笑,譬如英国八十年代著名政治喜剧《首相你想点》(Yes Prime Minister),曾经有著名的台词,对欧洲共同体(当时还没有欧盟)的官员报以嘲笑:「拥有意大利人的组织能力、德国人的灵活弹性、法国人的谦虚、比利时人的想象力,以及荷兰人、爱尔兰人的豪爽大方。」
  这句台词之所以引得观众哄堂大笑,便是基于英国人对欧洲各国人的刻板印象:即意大利人散漫、德国人刻板、法国人傲慢、比利时人枯燥乏味、荷兰人爱尔兰人出名孤寒。
  上述文化刻板印象,当然不一定对,人生中一定会遇上许多「破例」,因为「个别」(individually)和「大概」(generally)是两个不同角度,有时吻合,有时冲突,文化刻板印象,就像星座学,只是一种大概结论,有点道理,但又不一定。
  当年英国这出政治喜剧爆红,基于当时英国保守党政府的立场,编剧导演对欧共体及官僚,全无好感,常常借英国人对欧洲人的刻板印象予以讽刺,尤其是「世仇」法国和敌对阵营的苏联。但显然,编剧的幽默,不但无伤大雅,而且十分得体,对于英国的欧洲伙伴,一半是嘲讽,一半是无奈,并无恶意,甚至连俄罗斯观众也乐在其中。
  这位美国人侨居日本,对于日本鬼的描述,便是典型的文化刻板印象了。但显然,日本人也觉得十分有趣,证明日本人的有礼、害羞,深入人心,甚至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恐惧,也为外人所觉察,不但不是偏见,甚至可以说是深层的理解。刻板印象只有好坏之分,没有对错,关键是「印象」如何产生。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