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雷台——慎选行山杖 减受伤风险
抗疫期间很多市民到郊野行山,但部份人欠缺装备、体能和行山经验,容易造成危险。不少市民都会使用行山手杖,到底它可否有助节省体力?行山手杖的设计和用途有所不同,需要符合地理环境,例如攀山、雪地、泥土及平地等,适当使用有助身体平衡,减少受伤风险。
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曾进行研究,比对行山时使用手杖和没有使用者的生理变化。受试者参与一天远足活动,旅程包括行走平坦、上斜及落斜小径,结果发现虽然两组受试者的心率没有差异,但使用手杖者在上斜时的运动感觉疲劳明显较少,而且在翌日二十四及四十八小时的肌肉酸痛,显著少于没有使用手杖者,原因是手杖可以减少落山时大腿肌肉的离心性收缩负荷,使用手杖也有助减低肌肉发炎的肌酸激酶指数。研究人员估计,这结果可间接减少行山时受伤的风险。
按行山径崎岖程度,可选择单手用一枝或双手用两枝。近年外国流行的Nordic Pole Walking健身运动,采用双手式手杖方式步行。行山手杖的长度视乎使用者的身高而定,过短的手杖促使上肢手肘伸直而影响手臂肌肉发力,难以发挥支撑的功能,手肘屈曲时手臂后三头肌能够发力把手杖向下推便算适合。
市面上出售的行山手杖良莠不齐,购买时需要先了解品牌、重量、负荷力、伸缩程度、手柄物料及坚固度等。铝质制造的行山手杖较为坚固及耐用;可伸缩的行山手杖必须确保接合位锁定,否则容易跌倒。在本港,大部份行山径都是泥土及石屎路,行山杖末端套上防滑胶较为适合,并定期检查防滑胶是否磨蚀而需要更换。
近年外国有环保人士建议,在自然山径上不得使用行山手杖,以免破坏原始环境。市民在登山前也需要锻炼好体能状况,毕竟手杖只是辅助工具。
浸会大学体育及运动学系副教授
雷雄德博士
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曾进行研究,比对行山时使用手杖和没有使用者的生理变化。受试者参与一天远足活动,旅程包括行走平坦、上斜及落斜小径,结果发现虽然两组受试者的心率没有差异,但使用手杖者在上斜时的运动感觉疲劳明显较少,而且在翌日二十四及四十八小时的肌肉酸痛,显著少于没有使用手杖者,原因是手杖可以减少落山时大腿肌肉的离心性收缩负荷,使用手杖也有助减低肌肉发炎的肌酸激酶指数。研究人员估计,这结果可间接减少行山时受伤的风险。
按行山径崎岖程度,可选择单手用一枝或双手用两枝。近年外国流行的Nordic Pole Walking健身运动,采用双手式手杖方式步行。行山手杖的长度视乎使用者的身高而定,过短的手杖促使上肢手肘伸直而影响手臂肌肉发力,难以发挥支撑的功能,手肘屈曲时手臂后三头肌能够发力把手杖向下推便算适合。
市面上出售的行山手杖良莠不齐,购买时需要先了解品牌、重量、负荷力、伸缩程度、手柄物料及坚固度等。铝质制造的行山手杖较为坚固及耐用;可伸缩的行山手杖必须确保接合位锁定,否则容易跌倒。在本港,大部份行山径都是泥土及石屎路,行山杖末端套上防滑胶较为适合,并定期检查防滑胶是否磨蚀而需要更换。
近年外国有环保人士建议,在自然山径上不得使用行山手杖,以免破坏原始环境。市民在登山前也需要锻炼好体能状况,毕竟手杖只是辅助工具。
浸会大学体育及运动学系副教授
雷雄德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