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计·保险梯 |十号台风 警察锯树|张伟良博士

9月24日早上,10号飓风信号(香港最高级别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生效期间,笔者驾驶车辆作安全巡逻,发现落山段的马路上塌树,阻塞两条行车线,完全瘫痪山上住客的出入。

笔者在0930 致电999向香港警察求助,在这极端天气下警察在11点到达现场(90分钟后),由于警车上没有电锯,两位警员只有徒步往管理处借一把手锯,两位警员进行人手锯树,用咗20分钟联同笔者合共四人,将树用人手移走,整个行动在1130完成(报警后2小时行动结束),笔者高度赞赏两位警员在10号风球下的付出,令到市民尽快回复正常的生活。

今次事件比较2018年台风山竹,当年也出现同样塌树情况,还记得笔者打了30个999电话,整整等了48小时才有消防到场进行锯树及清理马路,今次真是快很多,值得市民赞赏!

每次台风的到来,香港特区政府有一系列的应变措施,保护市民的生命及财产,从今次事件看来特区政府已经掌握以往的经验,用最短最快的时间令到市民尽快回复正常生活。

笔者认为紧急应变小组的工作范围:

1,消防处:全面戒备处理紧急事故,增派救援人员驻守高危地区(如低洼地带、近岸区域),并预留快速应变队伍。救援行动:即时回应塌树、水浸、建筑物损毁等求助,出动消防车、救生艇及高空救援装备。协同与民安队、医疗辅助队及圣约翰救伤队合作,疏散被困居民,确保伤者及时送院治理。

2,警务处:维持治安与交通疏导,加强车上巡逻,在安全地点守候,易发生山泥倾泻或水浸的路段,设置临时路障封闭危险区域。透过社交媒体、新闻公告发布即时路况及安全提示,协助市民避险,支援救援:调派警员协助疏散沿海或郊区居民,并维护撤离点秩序。

3,医疗卫生系统:确保紧急服务不中断。

医院应变:公立医院急症室维持运作,预留床位应对台风相关伤患;驻院团队待命。救护车调配优先处理危急个案,并配合消防处执行联合救援任务。卫生防护:风后快速启动社区清理指引,防范传染病爆发。

4,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渠务署:斜坡安全:台风前后,巡查高风险斜坡,即时加固或封闭有塌方威胁的地段。留意排水系统:提前清理渠道淤塞,风暴期间监测水浸黑点,派员抽水及设置挡水板。

5,民政事务总署:开放临时庇护中心,以及庇护站管理:全港开放逾多个临时庇护中心,提供基本物资及医疗支援。社区联络:透过地区办事处、区议员、关爱队,联络一些易受灾社群(如独居长者、残疾人士、无家人士)协助提前撤离到安全地方。

6,运输署及路政署:恢复交通运力,留意红绿灯的运作是否正常,道路清理:风力减弱后立即清理主要干道塌树及障碍物,优先恢复公共交通路线。协调公共交通与港铁、巴士公司、小巴及运输团体维持紧密沟通,在安全情况下分阶段恢复服务。

7,香港天文台:精准预警机制:提前预报台风路径,分阶段悬挂风球,让公众与部门有充足准备时间。即时更新:每小时提供风力、雨量及风暴潮数据,支援各部门决策。

8,劳工处:应该超前告诉雇主及雇员,如何在台风期间预早进行沟通,确保在台风前后的上班及服务得以保证。

后记:今次台风的善后工作,很多保险客户已经询问一些关于家居保险赔偿的问题,如果客户需要索偿,请立即致电相关的保险公司的赔偿部,查询赔偿程序,并需要拍摄照片作纪录,提供保单号码,填写索偿表格,询问有没有垫底费,以及保险公司要求提供的资料,一切索偿程序,以每间保险公司赔偿部的要求为准!

( 免责声明:以上资料部份转载自公开网页、报章报道、政府网页,以上资料仅供参考。专栏作者对当中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内容和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专栏内资料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请各位读者自行核实所有资讯,并在有需要时就具体情况寻求专业人士及法律意见。)

首创保险 爆料平台 电邮即覆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