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亚币短期上涨空间料有限 | 汇市焦点
2025年上半年,亚洲货币的表现逊于大多数G10货币,原因包括:其一是关税担忧;其二是在「抛售美国资产」的浪潮中,亚洲货币的吸引力低于瑞士法郎、日圆和欧罗等传统避险货币。
自2025年中以来,部分亚洲货币已追赶上G10货币在2025年上半年的涨势。
随着市场压力缓解和「抛售美国资产」的浪潮消退,传统避险货币不再延续超群的表现。此外,由于关税的影响低于预期,亚洲货币缩减了部分关税带来的损失。具体而言,由于供应链多元化,中国对美国以外国家的出口强劲增长,而全球强劲的科技需求也提振了亚洲出口。从更好的方面来看,在中美两国于5月达成贸易休战协议后,两国关系持续改善,最近的特习通话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人民币料续受制7.08至7.1
踏入2025年第四季度,我们预计美元指数将因美联储降息或对财政可持续性和美联储独立性的持续担忧而缓慢下跌。然而,由于「抛售美国资产」的浪潮尚未出现回归的迹象,美元的下跌可能较为缓慢。因此,亚洲货币兑美元的上涨空间可能有限。同时,亚洲货币之间可能因自身国内因素而出现分化的表现。
由于投资者担心政府的财政纪律和印尼央行的独立性,印尼盾可能表现不佳。由于美印关系依然紧张(持续的关税和新的签证费上调),印度卢比也可能承压。至于新币,因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可能在10月和/或明年1月的决定放松货币政策,新币名目有效汇率(NEER)应会在容忍区间内走弱,美元兑新币汇率将维持在1.27至1.29的区间内。
相较之下,泰铢、马来西亚令吉和人民币可能表现较稳健。尽管泰国央行可能采取措施减缓泰铢的涨势,但泰铢可能仍受泰国政治局势改善、黄金价格上涨(透过经销商、炼油厂和泰国家庭进行的实物黄金交易活跃),以及经常帐盈余扩大的提振。而马来西亚属于东协地区中,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家,马来西亚令吉可能会继续获支撑。
人民币方面,其得益于对中国科技业的乐观情绪以及关税担忧缓解带来的股票资金流入。然而,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已将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持续设定在7.1000以上,以保护出口这一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因此短期内兑美元的上行空间可能仍将限制在7.0800至7.1000之间。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