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利 - 慎防美股股灾将至 | 巨B讲投资

  近日美国就业数据骤然降温,新增岗位数较华尔街预期中位数足足差了两个标准差,这本该是经济衰退的警钟,市场却以创新高的狂欢回应。此种悖论看似荒谬,实则暗合资本市场的古老智慧——经济测量的是当下肌体的温度,股市却在交易未来的预期注射剂。

  华尔街的交易大厅里,早已弥漫着减息预期的甜腻气息。联储局的政策转向犹如悬于穹顶的蜜糖,资本的蚂蚁大军已循味而动。就业市场的裂痕,在他们眼中不过是逼迫货币政策松绑的筹码。这是一场集体编织的预期幻梦:经济放缓越甚,降息来临越早,资产价格的狂欢越烈。

  然而这场盛宴背后,藏着聪明钱的冷算计。他们需要散户狂热来完成金蝉脱壳的戏法——先用绚烂升势诱惑场外观望者进场,于狂热中悄然脱手,待市场冷却后从废墟中拾捡带血筹码。如今矛盾景象,恰是这出大戏序幕:经济数据的阴霾与股市晴空并存,创造出令人不安却难以抗拒诱惑力。

  衡量市场狂热程度的指标却道出真相:散户参与率尚未达到历史高点,融资杠杆率仍显克制,恐慌指数仍温顺地蛰伏。这暗示着这场派对尚未到达顶点,音乐仍可能继续播放,舞步仍可越发癫狂。资本剧本里,总需要足够多角色入场方能落幕。

  历史总是以韵脚重复自身。2007年次按危机爆发前,美股在经济衰退讯号中顽强上涨了九个月;1999年互联网泡沫巅峰时,分析师们用「新经济」为估值脱缰辩护。如今就业数据与股市背离,不过是这古老戏码又一次排演——市场永远会领先经济寻找逃生出口,也永远落后现实陷入集体盲从。

  真正的智者不在于预测顶点,而在于聆听市场心跳的细微变化。当理发师开始推荐太空概念股,当退休教师杠杆买入指数ETF,当企业高管密集减持股票——这些才是比经济数据更精准的预警讯号。眼下这些迹象尚未集结成军,于是资本的盛宴仍可继续。

  这终究是一场与时间赛跑游戏。经济规律从未真正失效,它只在无人察觉的角落积累反扑的能量。当就业市场的寒意最终渗入消费动脉,当企业盈利开始追随经济指标俯冲,再绚烂的预期幻梦也终将迎来清醒时刻。而聪明钱要做的,就是在钟摆回荡前悄然离席,留下散户在残局中拾捡破碎的梦。

Collis Capital合伙创始人
刘伟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