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贞 - 小米长远增长可期 | 实力股起底

小米集团(1810)今年第二季收入及每股盈利均超出市场预期,相信集团未来将继续推进「人车家全生态」的集团战略。根据Canalys数据,2025年第二季,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市场份额为14.7%,并连续20季排名全球前三。看好持续的规模效益和技术升级,将支持集团利润率稳健及长期增长,带动股价上升,建议可于51.4元买入,中长线目标价68元。小米集团昨日收报53.2元,跌0.3元,跌幅0.56%。

中长线目标价68元

  小米电动车强劲的定单,其规模经济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管理层目标是2025年下半年实现月度盈亏平衡,并计划于2027年进军欧洲。

  集团表示,第二季小米汽车业务经营亏损降至3亿元,集团预计下半年可望实现盈利。

  目前小米汽车累计交付总量已突破30万辆大关,并已在全国92个城市开设335间汽车销售门店。小米第2季共交付81302辆新车,再创历史新高。

电动车业务扭亏在望

  集团第2季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0万部,按年增长0.6%,持续8季实现按年增长。同时,公司用户生态持续扩大。今年6月,公司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再创历史新高,达7.31亿,按年增长8.2%。

  至于AIoT业务上,业务毛利率达22.5%,连续4季维持在20%以上,预期AIoT业务是推动集团未来数季表现超预期原因之一。

  截至2025年6月底,小米集团AIoT平台已经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手提电脑)增长至9.89亿,按年增长20.3%。

  小米集团截至2025年6月底止中期业绩,录得营业额2272.49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升38.2%;纯利228.29亿元,按年升146%;每股盈利0.9元;经调整净利润215.06亿元,按年增加69.8%。单计第2季,小米收入1159.56亿元,按年升30.5%;纯利119.04亿元,按年升133.5%,每股盈利0.46元;经调整净利润按年增75.38%,至108.31亿元。

利贞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