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力文 - Circle暂占稳定币先机 | Exchange²

稳定币市场早已进入楚河汉界的局面。一边是龙头泰达币(USDT),以超过1500亿美元市值稳居第一。另一边则是USD Coin(USDC),规模仅约600亿美元,却成为首间于美股上市的稳定币发行商,正式完整对接传统金融市场。当美国稳定币立法(GENIUS Act)逐步成形,市场开始关注Circle到底是怎么赚钱?又是否准备好进入合规赛道?

  表面上,Circle看起来像一间「空手套白狼」的公司。用户需要USDC,在链上使用时把美元交给Circle,Circle再发出一兑一对应的稳定币。这些钱则放进国债与货币基金中赚利息,类似货币市场基金模式。稳定币一多,息差收入自然上升,乍看几乎零成本。可以话公司的杠杆点在于资本,越大的资金管理就能杠杆出越大的利益。

  但实情并非如此简单,USDC背后是一套高成本、高风险的营运系统。除了要定期发布储备报告、接受审计,更重要的是要维持银行关系、支付清算系统接入、与各大平台与国际机构达成通路协议。这些管道都需要时间、人力与资源经营,绝非「躺着赚钱」这么轻松。

泰达拒审计难符反洗钱

  不过,现在有了重大变化,就是美国《稳定币法案》正在推进。从目前情况看,Circle相对具备优势。Circle本身的储备结构透明,全部以现金与短债构成,并定期接受审计,而且持牌状态领先,已在多个州取得许可,并积极准备成为「联邦许可非银行发行人」。

  反观另一边的对手USDT情况就麻烦得多,泰达长期拒绝全面审计、资产透明度备受争议,难以符合OCC对公开储备与反洗钱要求。但其资产规模亦远超过100亿,无法走州级途径,更无迹象显示其有意转型为银行或子公司。除非泰达愿意大规模重组、接受完整美国金融监管,否则未来极可能选择避开美国市场主场。届时,USDC若真成为合规稳定币代表,牌桌上的角色将彻底改写。

邓力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