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利 - 选择性消费 | 巨B讲投资
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轻松地透过互联网进行调查,选择自己的消费方式。由于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回报较高的选择。在旅行时,我们也会利用互联网搜寻即将消费的地点、餐厅和店舖,甚至是应该购买的商品。这一现象导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店舖外面总是排着长队,而另一些店舖却常常冷冷清清。当然,这种情况有其利弊。如果商店能够进行有效的宣传,回报自然会提高;相反,不愿意花费成本进行宣传的企业,则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证明自身的实力。
这种现象在消费者市场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对于吸引旅客的商家来说。旅客的光顾时间有限,因此他们必然会选择知名的商店购物或消费。然而,实际上许多未经过度宣传的公司或餐厅,其产品和服务质量也相差无几。这种深度体验需要旅客在当地长时间待着,或者通过当地朋友的介绍才能发掘。
当旅客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只能依赖他人的消费经验作为参考。这一现象也反映了一种经济周期:当某个行业或餐厅的知名度超过其他竞争者时,店舖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租金上涨。而同时,其他商家也会开始进行网络销售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随着双方实力和销售逐渐接近,整个市场的竞争会开始减少,在桌上未被赚到的钱也会越来越少。
回顾过去几十年,香港面对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变迁,加上疫情的影响,我们发现排队的往往是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广告宣传的商店或餐厅。老实说,它们的产品和服务真的比其他竞争者优秀吗?未必如此。但要吸引旅客的心态,商家必须在短期内赚取利润,并在长期中透过提高自身的实力,持续吸引新资金流入,购买其商品或服务。
正如一句话所说:「欺骗我一次是你的本事,欺骗我第二次则是我的愚蠢。」如果商家不断重蹈覆辙,只为了短期利益,那么最终将难以取得成功。
Collis Capital合伙创始人
刘伟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