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 国策增竞争力 金融股候位吸 | 财金解码
近期内地券商龙头国泰君安(2611)与海通证券(6837)终落实行业近年来的首宗大型合并,料有助促进行业整合及头部机构做优做强,提升板块活力。另外,国家针对内险业出台新版「国十条」,预期可推进行业环境优化,与国策促进资本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一脉相承。再者,内险股上半年业绩令市场眼前一亮,或有利促使资金维持流入,不妨趁板块消化升势加以收集。其他金融股中,内银股近日受困业绩及政策让利内房而下挫,但调整后息率仍具高防守性,可考虑择优而吸。至于国际银行股年内不断上探,且美国减息步伐预期偏慢,料有助纾缓板块的息差压力,可多作跟进。记者 苏子进
近年,内地券商屡传合并,至本月,内地证券业终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重量级合并,由国泰君安宣布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估算合并后两间券商总资产规模将达近1.62万亿元人民币,将超越总资产1.5万亿元人民币的中信证券(6030),成为内地最大的券商「航母」。消息一度为内地券商板块提供动力,券商A股掀涨停潮,H股亦于消息公布的下一个交易日逆市跑赢。
建银国际指出,龙头中资券商合并帷幕拉开,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是新「国九条」实施以来的首单合并,也是内地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双方合并后收入为591亿元人民币,预期市场焦点将迅速转移到「中金(3908)+银河(6881)」以至「中信+中信建投(6066)」之上;并指一旦合并完成,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改变。
内地券商料续觅收购对象
亨达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姚浩然指出,内地股市近期成交偏静,致生意较淡,相信大型券商合并可扩充市占优势,尤其目前内地经济及企业盈利增长较慢,龙头券商整合重组更可令本身强项维持,如预期海通可因而加强零售业务上的优势。故料大中型券商为平衡业务,将有机会寻找收购对象以抵御同业威胁,后市中信及中金分别的并购整合会否成事,料将成板块催化。
意博资本亚洲执行合伙人邓声兴表示,内地龙头券商合并主要基于A股表现欠佳推动合并需要、孖展业务对财务上的影响,及为加强企业管理。不过目前内地股市偏弱及「两融」需求不活跃,料行业气氛仍受限,惟板块长线上可跟进,因本次合并为新「国九条」提出后首项,预期在加大分红等提升回报及推动IPO等利好因素下,板块股价会趋于稳定。行业中倾向于中金,因看好其投行业务可具突破,且资管收入表现稳定。
其他政策面上,国务院上周出台保险业新「国十条」,预期有助本已受惠绩优转强的内险股续获资金关注。相关公告提出,到2029年初步形成覆盖面稳步扩大、治理和内控健全有效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到2035年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完备及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等意见。
花旗认为,内地对内险的监管变得更加良性,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漫长的监管收紧周期;如负债成本能够根据利率走势进行调整,全球资产配置能够审慎稳健地部署,行业负利差风险的担忧将大大缓解。由于鼓励大型险企扩张,同时允许陷入困境的小型险企破产,预计财险(2328)等市场领导者将获得市场份额。
内险股上半年业绩有惊喜
行业基本面上,邓声兴指内险上半年业绩令市场惊喜,险企的保费收入增加、新业务价值增长及利润率提升,表现理想,推动市场对行业重评,一改过往的悲观看法。行业中较推荐国寿(2628)及太保(2601),提出前者具规模效应,中绩亦好过同业。至于财险于板块中走势则较稳定,因旗下产品周期较短,故集团投资收益受国债下降等的影响较少。姚浩然同样表示,财险类险企投资部署相对寿险类未算进取,在A股偏弱下因而压力较少,有利于财险及人保(1339)的走势。
此外,于金融股占比较重的银行板块中,内银除因绩后遭市场看淡净息差前景外,内地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消息亦拖累板块表现。不过,个别内银如农行(1288)及建行(939)股价具韧性,调整或提供吸纳机会。姚浩然指,农行为四大行中上半年唯一纯利增长的内银股,令走势硬净。邓声兴则指内银属可部署之选,提出目前市场虽对行业息差存忧虑,但四大行预测息率达10厘,相信可为股价提供支持,个别股份更于高位具承接,当中看好建行走势较硬净。
国际银行股方面,汇控(005)及渣打(2888)年内一直上探高位,上月初因美国大手减息忧虑导致的急跌更已完全回补。对于板块,邓声兴予正面看法,因美国减息步伐将较慢,并料贷款需求更可获刺激。
国寿料吸引资金泊入
中国人寿(2628)自上月中随大市终止下探,上月下旬更凭7连升走势收复所有平均线,并在公布上半年总保费创历史同期新高带动下于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以大阳烛炒高,并重踏12元水平。该股于本月因略为超买见回吐,惟调整至50天线(10.86元)见支持,受惠目前大市欠炒作主题及板块绩优,国寿后市或续可吸引资金泊入,可考虑逢回吸。
今年上半年,国寿录纯利382.78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5.9%;收入2342.35亿人民币,增加25.7%。期内,总保费4895.66亿人民币,增长4.1%,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美银指,国寿中期纯利按年升6%,胜于该行预期的跌5%。中期新业务价值按年升19%,亦胜于该行预期的升16%。新业务价值增长主要由新业务价值比率改善推动,亦受惠支持性的监管变化;上调对国寿今明两年盈利增长24%至79%,反映更高的投资回报假设,目标价上调至15.1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信证券自营表现优异
作为总资产规模最庞大的内地券商龙头,中信证券(6030)于内地股市气氛欠佳下走势仍硬净,踏入下半年触底反复整固后,于上月底公布的第二季业绩获市场收货下略为突破,升穿20天(11.43元)及50天线(11.36元)后再筑起横行平台,惟暂受制于100天线(11.85元)。不过,该股第二季投资收益按年增长27.3%,自营表现优异,加上美国减息或推动资金流入内地股市,料有助业务表现。况且,内地证券龙头合并行动拉开序幕,中信证券作为主要龙头潜在受相关消息推动,可吼实。
花旗指出,由于固定收益交易的收入,内地券商次季盈利比预期更具韧性,尽管此或会受人行稳定长期收益率的行动所限,而由于固定收益交易稳健增长,该行研究的7间券商第二季收入及税后净利润按年降幅小于预期,分别为2.4%及5.4%,部分抵销了长期疲软的影响,认为板块股票估值已被「过度惩罚」,行业整合及并购主题提供有吸引力的上涨空间,潜在受益者包括中信证券及银河证券(6881)等,可望改善股本回报率。
财险业务指标改善
中国财险(2328)今年上半年少赚8.7%,至184.9亿元人民币,但在表现优于市场预期下,绩后股价突破近期阻力10.3元,本月初一度见10.8元的逾3个月高,上周随一众「中特估」概念股掉头回软。不过,该股增派中期息,第二季业绩并反映业务指标改善,预期于今年余下时间仍可凭较强劲的基本面吸引资金泊入,不妨多作关注。
瑞银指出,财险上半年业绩按年恶化主要受第一季拖累,并指第二季稳健转好,优于市场预期。集团上半年综合成本率按年微升0.4个百分点至96.2%,高于预期的97.1%;在中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次季的综合成本率按年改善1.3个百分点至95.7%,除税后净利润增长19%,胜预期。该行认为,集团审慎的准备金拨备应可为未来承保利润提供额外缓冲,并假设今年余下时间宏观环境稳定及自然灾害损失正常,则下半年的除税后净利润应会在特殊低基数下反弹,将目标价上调至13.5元,评级「买入」。
农行赚息赚价赢面高
今年上半年,内地四大内银中仅得农业银行(1288)录盈利增长,但业绩显示行业资产质素未见恶化,加上多数内银均增派中期股息,为板块提供支撑,其中农行股价绩后虽下滑,但跌幅相对同业有限,技术上并力守150天线(3.42元)。再者,四大内银于今年已累积一定升幅,股价出现明显调整不失为收集机会。以农行近期较具韧性的走势及逾7厘的息率,作中长线部署赚息赚价的赢面高,可部署分注吸。
农行中期录纯利1358.92亿元人民币,按年升2%;期内不良贷款率1.32% ,较上年底下降0.01个百分点。中银国际指,农行次季及上半年纯利按年分别升6.2%及2%,胜该行预期,亦扭转首季纯利按年跌1.6%的势头。该行并指,农行上半年资产质量改善,上调农行H股至最「牛」目标价至5.22元,维持「买入」评级。
渣打利淡预期消减
市场上月初一度对美国或大手减息的预期出现恐慌,导致国际银行板块因投资者忧虑净息差收入受压而急插。不过,作为板块主要个股之一的渣打集团(2888)至今已收复相关的所有失地,并于上月底再上试近年高位80元关,未果后回落至20天线(77.74元)争持。目前市场对美国本周减息已无悬念,惟减息步伐偏慢下料银行业于净息差上所受影响会有所减弱,更或有助于提振市场贷款意欲。在利淡预期消减下,渣打作为今年的强势股,实不妨多望两眼。
渣打第二季除税前基本溢利18亿美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升15%,胜预期。高盛指主因支出及拨备低于预期所带动,并指集团资本水平超预期,今年并再回购约15亿美元,相信市场反应正面,重申「买入」评级及目标价87元。
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