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 大市回调捞货 中特估攻守兼备 | 财金解码
大市连冲数周后,上周终见显著调整,反映恒指逼近20000关前阻力甚大。毕竟在连番急涨导致超买下,港股再升动力已大大受限。从走势上看,恒指经4日回吐,已失守短线技术位,预期回调暂会持续。不过,大市欠动力再向上突破,短线先作调整或为缔造新一轮升浪作出准备。况且,港股市底已转强,得益于近期利好国策密集出台,料可助大市较快觅得下方支持。在今轮升浪未有追货者,大市回落不失为吸纳优质板块时机,其中「中特估」受惠国家推动国企提升分红所带动,属「进可攻退可守」之选,多个主要板块续展强势,趁大市回吐加以收集,后市赢面甚高。记者 苏子进
恒指上周技术上回调至20天线(18633)争持,加上成交开始减弱,资金入市意欲明显下降,料续为港股带来回吐压力。不过,多数分析认为,港股上周转跌,实为连周急涨后的迟来健康调整,经回调后可望更上一层楼。汇证指,恒生国企指数已从1月低位上升38%,但历史数据显示,升浪势可能持续9个月,升幅可高达60%。目前中资股即使反弹过后,仍受估值较便宜、回购增加、利率下跌的可能性因素支持,再者港股大部分买盘来自内地,表明全球资金仍有进一步配置空间。
内房难一时三刻回稳
椽盛资本投资总监曾永坚表示,今轮港股急涨,主要受资金炒政策憧憬所推动。国家透过连番重磅救楼市措拖,向市场传递决心助楼市去库存的讯息,刺激投资者对经济稳定性提升的憧憬,激发港股炒作。不过,他坦言内房难以一时三刻回稳,料需以年计时间才可稳定下来。故选股上,「进可攻退可守」的中特估因风险和回报平均,于现时大市初步炒作政策憧憬后,可视为较正确的部署方向。
一览多个中特估板块,中资电讯股及石油股向为相关概念的「稳胆」,低估值及高息率特质明显,其中尤以中移动(941)及中海油(883)较受资金青睐。曾永坚更提出,对稳阵投资者,会连同神华(1088)作为「中特估三宝」一并推介。就中资电讯业,行业具风险偏低、盈利能力及派息提升的优势。除中移动外,他亦指若考虑入场费,中电讯(728)可吼4.3元吸纳,中长线或具较佳升幅。
三桶油方面,中海油近期见下降轨,曾永坚指「走势似见强弩之末」,但行业面上国际及地缘政治仍棘手,料半年至一年内油价会于70美元的高位徘徊,有利属行业上游的中海油,配合其具生产成本于三桶油最低的优势,故配置仍会以中海油为主。
于上述两个中特估板块中,亨达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姚浩然亦推荐相同龙头股。他表示,中资电讯业对经济敏感度不高,息率回报高有助抗衡通缩风险,若港股通股息税20%减免的传闻落实,相信高息的中特估会获更多关注。基于三大中资电讯商的盈利增长及息率相差不大,会倾向于龙头中移动,强调其波动较低。
另中海油作为行业龙头,获姚浩然指油价于现水平高居不下,有助其可凭较低生产成本获得丰厚利润,并料增长会优于去年,更或推动派息比率由现时的43%升至50%。行业面上,环球需求仍然强劲,及市场因电动车在极端天气下缺电及高耗电情况频生,令混能车使用率有望回升,均有利油价走势。
工业增长推动煤炭需求
至于同为大宗商品的煤炭板块,曾永坚提出内地煤价较受供求所左右的特性,而近年国家积极提升环保及安全层面的规范,使小型及不及格企业在行业升级下遭淘汰,有助稳定行业供应及供需平衡。展望夏季内地用电需求提升或见紧张,推动煤价有条件向上,神华后市有望受惠用电高峰,增强盈利能力,并推升估值及股价。
此外,本月上旬内地公布经济三头马车数据中,以工业增长表现较佳,亦有利于煤炭需求。相关板块中,同具中特估概念的内地电力股同受惠于工业生产增长,惟曾永坚指,中央立场上倾向调控稳定电价,或限制行业利润。不过,姚浩然指电力股受惠更多数据中心落成,未来用电需求料加大,可留意中长线。除传统火电力外亦可吁跟进新能源股,当中推荐业绩向好、市盈率仅约5倍,息率约4厘的大唐新能源(1798)。
对于其他近期强势的「中特估」,姚浩然认为内银股可得益于国家力撑楼市,使基本因素好转令板块动能提升,因内地楼价及销售回稳具上升憧憬,致内银不良贷款有望潜在下降;加上港股通股息税或下调,使股价本已较平的内银H股对内地投资者更为吸引,亦利好板块。当中会推荐建行(939)及中行(3988),提出后者明显跑赢同业。另基建股近日亦见动力,但姚浩然提出行业毛利仍较低及负债高,如要从「基建三宝」中选股,会倾向于中交建(1800),因估值及息率较佳。
中移动可分注买入
中国移动(941)本月上旬随大市向好,股价重返70元楼上,叠加有传内地有意向经由「港股通」购入港股及有收取股息的内地投资者豁免20%的股息红利所得税,更刺激作为高息「中特估」的中移动曾以大阳烛炒上,于74元附近整固后虽随大市回软,但走势仍较大市为佳。加上其业绩维持稳健,派息比率并由今年起3年内逐步上升至75%以上,防守力强。在国策支持下,回报料可受惠业绩增长而偏强。近日该股回调至10天线(73.17元)附近,可吼实分注买入。
国家工信部指出,内地1至4月电讯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92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4%;按照去年不变价计算的电讯业务总量增长12.5%,反映行业在刚性需求下增长步伐良好。今年首季,中移动纯利296.09亿元人民币,按年升5.5%。截至3月底,移动客户总数9.96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达7.99亿户。瑞银指出,中移动首季净利润增长与管理层的全年良好增长指引基本一致,重申「买入」评级,予目标价85元。
中海油派息有望递增
中海油(883)踏入本月于高位见小双顶回落,并失守20天线(19.7元),于大市早前强势下率先回吐,但上周却逆市反复回稳,于50天线(18.9元)见支持反弹,上周五更曾收复20天线,未有理会油价偏软连挫4日。基本面上,中海油预测市盈率不足6倍,息率近6.4厘,今年首季净利润创季度新高下,预期派息可望递增。配合中东地缘局势反复,料限制油价下跌空间,加上集团致力控制成本,均有助推动中海油提升派息比率,回报展望可观。
中海油首季纯利397.19亿元人民币,按年升23.7%,创季度新高;营收1114.68亿元人民币,按年增14.1%。期内油气销售收入899.77亿元人民币,升21.3%,主要是油气销量上升及实现油价上升。公司桶油主要成本27.59美元,按年降2.2%;平均实现油价每桶78.75美元,按年升6.2%。
瑞银指出,中海油季度净利润胜预期,主要受惠于首季石油产量急速增长、油价录按年升6.2%,以及美元升值的推动力,将目标价上调至26.3元,维持「买入」评级。
神华续受资金追捧
资源股近期强势,煤炭股龙头中国神华(1088)亦续受资金追捧,上周曾见逾3年高37.3元,月内最多曾升14.07%,并于大市回吐下续于高位整固,展现一定韧性。今年4月份,集团商品煤产销、发电及售电量均见增长,预期随着国家经济回稳势头逐渐稳固,尤其工业复苏表现抢眼,煤炭及发电需求料于今年余下时间稳步走强,推升神华利润空间,不妨多作跟进。
4月份,神华商品煤产销分别2750万吨及3700万吨,升幅5.4%及1.1%;总发电量161.3亿千瓦时,升8.5%;总售电量151.7亿千瓦时,升9%,生产势头向好。从业绩看,神华首季利润为177.60亿元,按年跌14.1%,惟中信证券指出,神华净利润虽然下降但相对有限,电力业务稳健增长和运输业务回暖,可对冲煤炭业务利润下降;看好其长期具备持续高分红的能力,非煤业务表现亮眼,一体化优势突出,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8元。
中交建业务稳健
国家近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市场反应热爆,反映内地民众在审慎消费下储蓄充裕,可为国债提供强劲购买力,推动相关部门趁内地债息较低有效企融资,加快基建项目推进,料可提振行业气氛。「基建三宝」中,中交建(1800)去年业务稳健,今年并将积极推行「交通强国」战略,配合海外市场表现抢眼,在息率近7厘及近期强势下,料可续吸引资金吸纳,不妨多望两眼。
大行中,中银国际予中交建最「牛」目标价7.69元,因其去年收入按年增5.1%至7556.4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22.3%至247.34亿元人民币,均超出该行及市场预期,并提到集团海外市场持续强劲增长,故重申该股「买入」评级。
中行获星展唱好
中央早前出台一系列房地产支持措施,其中包括调整住房相关贷款利率,但市场认为救楼市举措未致于为内银带来太大风险,反而有助于平衡市场风险,推动一众内银股持续寻顶。当中中国银行(3988)自今年起升势稳健,股价一度直逼4元的多年高位。展望在国家支持下,投资者对内房及内银信心预期回升,配合国策提振资本市场及推动国企加大分红,内银在派息比率偏低下,股息回报具理想增长空间,可趁回吐收集。
星展指出,中行首季业绩符预期,期内不良贷款率于截至去年12月底止下降5个基点后,首季末再按季下降3个基点,属国有银行中最大降幅,预期资产质量改善及信贷成本下降,将支持其盈利增长;预计中行2023至2026财年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料其将提供多元化的海外投资机会,短期内可继续吸引资金流入,重申「买入」评级。
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