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贞 - 小米力扩电动车产能 | 实力股起底
小米集团(1810)首季业绩令人满意,其中经调整净利润64.91亿元,按年升幅100.8%,远胜市场预期。集团的SU7车厂将自3月起由单班制改双班生产,目标是全年交付12万辆,而早前曾定下的今年交付目标为10万辆。看好集团产能正在全线提速,支持今年收入增幅强劲,直接推动盈利。建议可于17.7元买入,中长线目标价23.5元。小米集团上周五收报18.3元,跌0.64元,跌幅3.38%。
小米首季业绩表现强劲,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业务均实现出色收入增长和利润率回升,成为盈利大幅增长主要驱动力。而电动车业务可望带来长期稳定收入。集团旗下新款电动车已取得早期定单成功,预计第2季开始可为集团带来收入和毛利贡献。此外,集团有意在今年重新开启新零售再拓展战略,未来3年在内地再拓展1万间小米之家店面;并计划在海外也实现新零售拓展,复制内地模式,加快海外非手机产品销售增长。
集团首款智能电动车SU7,截至5月15日累计交付达1万辆,目标在6月单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新车。有内媒报道,SU7定单量持续高涨下,全年新车交付目标将增至12万辆。
小米集团截至2024年3月底止首季业绩,录得营业额755.07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升27%;纯利41.82亿元,按年跌0.5%。每股盈利0.17元。经调整净利润64.91亿元,按年升100.8%,远胜市场预期。集团毛利率达22.3%,按年提升2.8个百分点。期内,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65亿元,按年增长32.9%;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060万部,按年增长33.7%。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04亿元,按年增长21%,分部业务毛利率达19.9%,创历史新高,按年大幅提升4.1个百分点。期内,集团研发支出达到52亿元,按年增长25.4%。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研发人员数达到17421人,占员工总数49.2%。此外,截至今年3月31日,集团已在全球获得逾3.9万件专利。
利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