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内险改革激发鲶鱼效应|恒声集
上月,国务院新闻办就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现已取消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外国资本可100%持有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实现完全控制;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与中资已完全一致,享有国民待遇。
笔者认为,本次金融开放将对内地保险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但长远而言可以完善及壮大内地的保险服务,对社会整体经济稳定有重大意义。
首先,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将会增强保险市场的活力。不得不承认,相对于海外保险机构,中资保险在产品开发等方面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外资公司作为激发竞争力的「鲶鱼」,可以倒逼中资保险公司学习更成熟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中外企业在未来可以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保险产品选择,满足多元化需求,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过去3年,保险业总资产平均增速为8.7%,去年增长更是达到10.4%。目前行业的发展态势有著良好的上升趋势,在此时利用「鲶鱼效应」激发行业进步,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在时机上是合适的。
其次,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可以扩大保险市场的容量,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保险保障。根据最新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内地保险公司总资产为29.96万亿元人民币,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言,中国保险业的规模上尚有巨大的扩张潜力。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的保险业紧密相连,不少内地人都访港专门购买保险产品,那么本次改革是否会对香港的保险行业造成影响呢?其实,目前即使内地开放外国资本完全持股、控制保险机构,在内地业务所得的资产是否可用于海外投资等细则尚未明晰,但香港作为保险业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成为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内地市场的桥梁,例如积极在内地申请设立外资保险公司或分支机构、与中资保险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开发和销售保险产品等。一方面,国家需要香港利用好「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发挥金融服务业优势协助内地的金融改革;另一方面,对香港而言,只有尽早参与到本次金融开放中,才不会错失当中的机遇。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