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延长通关有利湾区|恒声集

近日特首公布春节期间连接香港与深圳之间的陆路口岸将会采取延长通关安排,其中深圳湾口岸在年三十至年初四期间将会24小时通关,而向来人流最为集中的罗湖口岸亦会在年三十几年初二两天延长通关时间至凌晨2时,港铁亦会延长服务时间,以疏导农历新年往返内地与香港的大量旅客。犹记得约一个月前,除夕烟花音乐汇演虽然吸引到单日超过20万旅客访港,然而在跨年倒数活动后,大批内地旅客在返回内地的过程中却产生诸多不便之处,甚至引起部分旅客的抱怨。

笔者在当时就曾撰文提议,政府可考虑积极向内地申请开放更多口岸的全天候通关,或至少在特殊节日或盛事举办之际作出特殊通关安排。本次安排证实港府有充分聆听并接纳社会各界声音,迅速制订出妥善方案,体现政府效率及市民和旅客关注和服务意识。

在农历新年期间延长通关及交通服务,为旅客提供了更多方便和选择,无论是选择留港过夜或赶回内地的游客,都能更从容而且有序使用交通,料想应该不会重蹈元旦假期的覆辙,改善本地居民及游客假期体验。此外,部分原本因贵价酒店不打算访港的旅客,或会因为这则安排而改变决定,对本地旅游等相关行业带来更多收入。

笔者认为,本次特殊通关安排可以作为一次试验,为未来增加更多全日通关关口验证可行性,让香港更融入大湾区发展的整体规划。同时,在过关流程等方面亦可利用智能化科技,从因缺乏人手产生的桎梏中解脱,实施更便于内地及香港游客的通关模式。

未来,政府可考虑重新开放深圳户籍居民的「一签多行」政策,甚至将政策延伸至大湾区九市,促进区内人流和资源流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活一体化。目前港人回内地只需办理一张十年有效的回乡证,不限通关次数,因此越来越多港人选择北上消费甚至居住;反观内地游客则需要每次来港前申请旅游签注,虽然申请手续已经逐步简化,但仍有一定时间和金钱成本,加上有访港频率的限制,或多或少会削弱他们访港意欲。当然,这样的政策变更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协商,以确保各方的利益和安全得到保障,但向着更便捷的通关程序发展,对商务、旅游的交流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