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商经济研究处 - 人币首季料7.2双向波动|南商人民币分析
美国通胀持续放缓,而中国方面,过去两周交易日为数据的相对真空期,交易日内的主要数据为工业利润数据,前期人民币汇率窄幅波动,受市场情绪影响,上周后期人民币明显上涨。去年12月22日至12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价按周上涨0.5%至7.1000。人民币兑美元离岸价按周上涨0.4%至7.1258。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按周上涨0.18%至7.0827。
美国通胀持续放缓
美国方面,首先是11月核心PCE通胀持续放缓:11月PCE按年涨幅降低至2.6%,按月下降至-0.1%,低于预期,为自2020年4月以来首次转为负值。能源价格按年跌幅扩大至6%,原因是中东地缘政治因素扰动仍在,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降,导致原油需求疲软,价格下行,但近期红海局势将加剧油价波动。食品价格按年涨幅收窄至1.8%。剔除能源及食品价格的核心PCE通胀下降至3.2%,低于预期。大部分核心商品及核心服务通胀均较上月减弱。10月个人收入增速放缓,核心PCE上行压力有望继续减弱。其二是美国11月成屋销售微增,新屋销售仍然承压:美国11月房地产销售表现不一。11月成屋销售略有回升,年化总数环比小幅上升0.8%至382万套,超过预期,但仍显疲软态势,高利率和低库存对销售仍有显著影响。成屋供应仍然偏紧,待售成屋供应量下降至3.5个月(疫情前为3.7个月),推动买家竞价并推高房价。新屋销售则意外大幅下降,高利率的抑制仍在。近期美国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平均合同利率逐渐下降,推动释放部分购房需求,但贷款成本仍处较高水平,预期房地产整体销售压力边际缓解。但随着市场预期利率见顶,建筑商对未来购房需求的信心小幅回升,推动新屋供应温和反弹。其三是美国11月耐用品定单由跌转升,主要受民用飞机拉动:美国11月耐用品定单由跌转升,主要由于民用飞机定单拉动显著,汽车制造业定单在行业罢工结束后逐渐恢复,然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耐用品定单3个月折年增长率较上月略有下降,反映企业设备投资意愿仍然较低,将继续影响制造业增长。
央行释放积极信号
内地方面,第一是上周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4季度例召开,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货政委员会例会延续关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的问题,强调宏观政策需「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同日受市场情绪影响,人民币汇率、A股、中概率大涨,离岸人民币日内一度上涨超过500基点,同日北上资金大幅流入近136亿。第二是工业企业利润加快修复。受低基数影响,11月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录得29.5%。但现时需求尚不稳定,企业库存管理仍偏谨慎,补库存前景尚不明朗。
美国核心通胀持续降温进一步巩固降息预期,但市场仍需关注本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12月货币政策的会议纪要和非农报告以对经济和通胀进一步解读。中国方面数据表现有所分化,工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但PMI回落表明经济复苏依旧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我们预期一季度美元/人民币汇率将围绕7.2水平双向波动,波幅扩大。
南商经济研究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