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商经济研究处 - 人币转强中间价续升|南商人民币分析

美国房地产及耐用品定单数据,反映未来经济增长存在压力,联储局11月会议纪录偏谨慎;中国监管部门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为房地产企业融资提供支援,人行在外部压力减缓下,上调人民币中间价,人民币延续回升趋势。11月17日至11月24日,在岸人民币按周上涨0.91%,至7.1490;离岸人民币按周上涨0.94%,至7.1493;人民币中间价按周上涨0.8%,至 7.1151。

美议息纪录偏谨慎

美国方面,第一是美国10月成屋销售下跌,但新屋动工数量超出市场预期。美国10月成屋销售按月续降4.1%,至379万间,创2010年以来最低。供应方面,新屋动工数量增长超出预期,但11月全美住宅建筑房产市场指数续降,显示发展商对未来买楼需求信心下滑。第二是美国10月耐用品定单跌幅超预期,制造业前景疲弱。美国10月耐用品定单按月转跌5.4%,跌幅高于预期的3.2%。剔除运输设备后的核心定单量增长放缓至0%,反映企业设备投资减少,将令制造业低迷加剧。第三是联储局11月会议纪录偏谨慎。11月储局会议纪录传递出4个主要资讯:首先,预计到今年底,PCE通胀将降至近3%,PCE核心通胀将降至3.5%;2026年PCE通胀及PCE核心通胀均将降至近2%;其次,将通胀降至2%仍是重要任务,货币政策需要维持具限制性;此外,美国今季GDP增速将显著回落,未来2年经济增长料放缓;最后,未来议息决定仍将谨慎,未提及终止加息。笔者认为加息周期或已结束,但高利率水平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以确保将通胀降至2%目标水平。

监管支持改善内房预期

内地方面,第一是监管层面为房企融资提供政策支持,改善市场对房地产预期。早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三个不低于」,对于房企特别是非国有房企融资提供有力支援。此外,市传监管部门将起草一份涵盖50间房企的「白名单」,脱离险境的房企或被纳入,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预期,刺激人民币汇价于上周一急升。第二是人行持续上调人民币中间价,对市场有一定「指导」意义。人民币中间价维持在7.17至7.18区间2个月后,上周开始大幅上调至7.1151,为市场带来升值预期。第三是上周央行再度发行央票,释放稳汇率信号。上周二央行在香港发行3个月及1年期央票共450亿元,调节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有支持。第四是年底结汇或带动人民币上升。由于年底至春节前出口企业一般具有结汇需求,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一定支持。

近期公布的美国数据,反映美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虽然通胀处于下降趋势,但离降至2%目标水平路径尚未明确,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结束,但高息环境仍将维持较长时间。内地经济企稳,预期有望持续引导人民币中长期回升,加上季节性因素对人民币汇率提供一定支持。展望未来,人民币回升力度有待观察,短期不宜过度乐观。笔者预期第4季人民币汇价将围绕7.2算双向波动,波幅扩大。

南商经济研究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