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港零售消费须独树一帜|恒声集

香港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在疫情前的全盛时期绝对可被称为「不夜城」,吸引各地旅客争相到访体验,无论是世界闻名的「庙街」、「女人街」等夜市,或是到山顶观赏香港绝佳的天际线夜景,又或者到兰桂坊的酒吧享受觥筹交错的愉悦,无一不是对香港繁荣昌盛社会的切身体验。

但在疫情过后,由于全球经济及内地经济的复苏都未如预期强劲,再加上国际地缘政治动荡的不稳定因素,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体亦受不小冲击,当中旅游及零售业复常尤其艰困,以往兴旺的夜间经济,亦需要靠政府出台的夜缤纷系列活动,才能有所起色。

笔者认为,除了整体经济环境因素外,夜间经济自身亦存在一定个疾。以传统夜市为例,大部分货物皆采购自内地淘宝、1688等平台上的小商品,并无太多特色。在跨境电商发达的今日,无论对本地市民或是海外游客而言,新颖度都大不如前,自然无法成为吸引观光游客卖点。香港若要在旅游零售消费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保持独特性。

首先可强调国际品牌和高品质产品。虽然高消费产品不再是内地旅客来港购买重要品类,但是香港拥有丰富多元而且完善的国际知名品牌及其专门产品服务,相对内地仍有一定优势。以电子产品为例,须经过严格质检的香港行货电器、手机等以品质见称,对旅客吸引力不减。不同部门、商场或购物区等可考虑与奢侈品、米芝莲餐厅等知名品牌合作,推出不同限定活动,甚至推出独家合作款式或限量版商品,吸引高档消费人士,带动更动相关行业兴旺和就业。

其次,可以从增强购物体验方面著手。近日港人流行在周末期间北上消费,一是由于内地城市有更具性价比的商品与服务,另一个原因则是内地能够提供更优质服务体验。香港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但可以尽量创造更舒适、愉快的购物环境,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良好口碑,例如设计独特的商场、为消费者提供多语言服务及客制化服务等。

此外,推广本地文化和特色商品亦是提升香港购物体验独特性方式。从现时年轻旅客喜爱的「citywalk」方式为例,香港独特的文化及历史场景,成为对他们而言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政府及业界可以考虑将相关文化艺术元素,融入购物区及商品设计中,为旅客提供更独特而且多元化消费体验。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