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商经济研究处 - 人币料7.2双向波动|南商人民币分析

美国11月如期暂停加息,PMI及非农就业数据均低于预期,刺激10年期美债孳息率及美汇指数下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人行和外汇局发声稳汇率,加上美债利率快速下跌,息差压力减轻,人民币汇率上周收复跌幅。10月27日至11月3日,人民币在岸价按周上升0.57%,至7.2754;人民币离岸价按周上升0.61%,至7.2888;人民币中间价按周略降0.02%,至7.1796。

美11月如期停加息

美国方面,首先,美国10月ISM制造业及服务业PMI均超预期下跌。10月制造业PMI降至46.7%,创近3个月以来新低,主要由于新定单及就业分项大幅下降。除受汽车行业罢工拖累,亦反映高利率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令需求端加速萎缩,拖累就业疲软,预期短期内难以扭转弱势。10月服务业PMI降至51.8%,创5个月以来新低,就业边际放缓将导致消费等需求走弱,拖累服务业扩张速度继续放缓。另外,10月非农就业数据逊预期。美国10月非农就业新增15万人,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受汽车行业罢工和季节性消费高峰结束影响。劳动参与率略降同时失业率略升,或反映就业需求走弱,劳动力市场降温趋势基本确定。除此之外,联储局11月如期暂停加息。美国联储局11月会议决定暂停加息,将利率维持在5.25至5.5碓区间。笔者认为年内再加息概率较低,加息周期或已结束,惟11月会议联储局并未宣布本轮加息周期结束,为未来决策留有余地。

人行外汇局发声稳汇

内地方面,第一,10月制造业PMI逊预期并跌入荣枯线以下。10月制造业PMI超季节性降至荣枯线以下报49.5,低于彭博预期的50.2,产需双双回落,生产和新定单指数分别跌至50.9和49.5,国庆长假期间零售等需求提前释放,导致10月内需出现季节性收缩,生产因此放缓;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市场经过7至8月上一轮补库后,需求有所回落,欧美和日韩等全球主要经济体10月制造业PMI亦呈现不同程度收缩。然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微涨0.1至55.6,反映厂商对未来经济向好仍有信心。

第二,人行、外汇局发声稳汇率,中美息差压力减少。11月2日人行和外汇局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坚定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及时纠偏外汇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防范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第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措辞方面首提「稳慎扎实」,反映在中美政策分化当下坚守防范系统性风险底线和突出人民币国际化增长品质重要性,2023年首9个月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支付总额的24.4%,按年上升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同时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提升,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升至5.8%,全球排名升至第二,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实质性推进。

美国11月如期暂停加息,上周公布的制造业及服务业PMI、非农就业数据均超预期走低,预期年内再加息概率较低,人民币外部压力减弱。中国10月PMI逊预期回落反映经济修复仍须政策呵护,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宽松,汇率政策料将继续维稳。笔者预期第4季人民币汇率将围绕7.2算双向波动,波幅扩大。

南商经济研究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