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商经济研究处 - 人币料7算双向波动|南商人民币分析

上周市场关注美国联储局议息,联储局鹰派会议声明令人民币受压,央行强力稳汇,缓和人民币跌幅。9月15日至9月22日,在岸人民币按周下跌0.32%,至7.2990;离岸人民币按周下跌0.25%,至7.2990;人民币中间价按周微涨0.08%,至7.1729。

美9月鹰派暂停加息

美国联储局如期暂停加息,但相对更为鹰派。第一,联储局9月如期暂停加息,推迟减息预期。美国联储局9月会议上调2023至2024年GDP增速预测至2.1%及1.5%,并下调2023至2025年失业率预测;通胀方面,下调2023年核心PCE通胀至3.7%,认为核心PCE放缓,但离2%目标仍然较远,预期将于2026年达成。联储局9月如期暂停加息,并表示未来决策仍将依赖数据,维持偏鹰态度。点阵图反映年内或仍有一次加息,明年预期减息幅度由1厘下调至0.5厘。WIRP则预计首次减息将延迟至明年第3季,预计高利率环境仍将维持更长时间。第二,美国车企3巨头罢工及政府停摆风险,或令避险情绪升温。近期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对美国3大车企通用、福特及Stellantis发起罢工,并且罢工范围在扩大,可能会冲击汽车产业以至整体经济。此外,美国国债总额再创新高,若9月30日前无法通过长期拨款法案或短期支出法案,政府将面临停摆。第三,英国央行意外暂停加息。英伦银行将第3季GDP增长预期由0.4%下调至0.1%,英国8月核心CPI按年升6.2%,低于预期的6.8%。综合考虑经济及通胀情况,英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厘,此前市场预期英央行将进行最后一次加息。第四,日本央行维持负利率。日央行维持短期利率负0.1%及10年期国债孳息率0%,未来将关注薪资增长等资料情况。考虑到美国经济较欧盟、英国等主要国家更具韧性,预期相比之下美国将更为鹰派,美债孳息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对非美货币造成一定压力。

央行稳汇缓人币跌势

内地方面,9月20日公布的LPR保持不变符预期,利率对汇率压力减少。9月21日主要受联储局议息影响,人民币外部压力增加,跌破上周低位,人民币即期询价日均成交量进一步收缩至年内低位。然而央行持续透过增发离岸央票和调升中间价强力稳汇,缓和人民币跌幅。首先,9月LPR维持不变。联储局利率决议前夕和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下,9月20日公布的9月LPR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利率对汇率压力减少。另外,京沪相继放宽外商投资。9月20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外商投资条例意见征集稿,其中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职工和香港、澳门、台湾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可以依法自由汇出。次日上海市政府亦发布通知放宽外籍及港澳台职员工资收入相关自由汇出,另外还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应允许真实合规的、与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转移可自由汇入、汇出且无延迟。此外,央行持续强力稳汇。央行透过发行离岸央票稳定汇率预期,9月19日央行在香港发行150亿元6个月期央票,其中100亿元属增发,中标利率为3.38厘,创6个月期最高,为央行近1个月来第2次增发离岸央票。另外,央行持续透过中间价稳汇,其中22日公布的中间价较市场预期强1299点子,创该纪录高位。

上周联储局如期暂停加息,但保持鹰派态度,预期年内或仍有一次加息,减息预期推迟,英、日则维持利率不变,美元对非美货币压力增加,但仍须关注本周公布的PCE通胀数据。央行稳汇率工具箱储备充足,经济企稳预期有望持续引导人民币中长期回升。我们预期第3季人民币汇率将围绕7算水平双向波动,波幅扩大。

南商经济研究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