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康 - 做丑人还是「打笼通」?|神耆商机

最近有个小新闻,是关于一位政府官员即将赴内地深造,并获地区人士大排筵席饯行。高官深受爱戴本是好事,岂料却引起轩然大波,各界热烈关注及讨论,甚至惹来批评,让当事人始料未及,连忙道歉。

笔者身边的有钱长者,对此亦借题发挥。一位高人以自己做例子:「有些事你以为CEO『功高盖主』、老板小器鬼而惹祸,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过于受欢迎未必是好事。如果我的CEO人缘极好,备受同事、供应商和客户好评,我反而会担忧且有所顾忌,因为老板需要有人帮他扮演『丑人』角色。」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老板的形象和声誉当然不能差,加上有钱长者进入「唔想烦」的阶段。当公司在无其他选择下采取一些「不近人情」的手段,例如搞人、炒人、告人、拖数等,一定会引起诸多不满和批评。此时,老板通常不想自己(或独自)出面拆解,因而特别需要有人能够出面担当和处理。在谈判中,老板有时也不想亲自与供应商讨价还价,CEO谈到面红耳赤,几乎要反枱拉倒之时,长者再出来打圆场,保留回旋余地,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妥协。

CEO神憎鬼厌,老板就会安抚。CEO太「辣」,人人来「笃背脊」打小报告,老板反而会开心,因为知道他有尽责,帮手把成本压到最低,把条款定到对公司最有利。

相反,众人高调的称赞与肯定,实际上是「死亡之吻」。如果他与每个同事、客户、供应商都水乳交融,老板听到个个都好支持他,老板反而会担心:CEO其实有没有竭尽所能,做好「丑人」的角色,还是一直适可而止,和他们「打笼通」?

健康教育基金会主席

关志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