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豪 - 夜市经济重燃城市活力|二叔公启事录

香港曾有「不夜城」之称,勤奋的香港人,白天拼命工作,晚上热衷玩乐,使得这座城市越夜越有生机。然而,经历3年的疫情洗礼,香港多姿多采的夜生活逐渐褪色,商场店舖提早关门,街道也失去活力。原本以为随著开关迎接旅客重返,情况会有所好转,但事实上却是更多人冲出香港,假日夜晚的深圳分分钟比香港有更多的香港人。

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首先,疫情期间大家已经习惯没有夜生活,因为政府防疫措施常常针对「晚市」落手,久而久之,人们要么找到替代的娱乐方式,要么已经习惯「宅生活」。其次疫情3年来,港人犹如困兽斗,早已对香港感到厌倦,对追求新鲜感的香港人来说,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到深圳玩乐。

最近,政府终于提出搞好夜市经济的倡议,我对此表示十分认同。事实上,亚洲地区不乏借鉴的例子,像台湾和泰国都以热闹的夜市闻名,各种美食令人垂涎三尺。而韩国人的夜生活更加是刻在骨子内的,下班后的聚餐和应酬往往会再「续摊」,甚至一直持续到天亮,使得布帐马车(即韩国的路边摊)文化盛行起来,别具特色。

要激活香港的夜市经济,不仅需要配套的交通措施,或者还可以考虑仿效内地,放宽对路边摊限制,这种民间自发的经济活动往往最具吸引力。当然政府也可以举办大型的主题活动,例如在兰桂坊、中环海滨甚至庙街等地,带头推动香港的夜市经济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本港上半年零售业总销货价值按年增加两成,然而,要恢复疫情前水平,预期至少还需要12至18个月的时间,政府还需要再努力振兴经济,重燃这座城市的活力。

霭华押业主席

陈启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