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康 - 有钱人退休的内心挣扎|神耆商机

根据统计,日本有8成60岁以上男性仍在工作,而70岁以上则有5成。从事农业人口中,超过一半65岁以上,另做生意、保安、保险、中介的长者也较普遍。上述情况在香港也不例外,许多的士司机和餐厅侍应均为老年人;反观内地人一般较早退休。似乎愈长寿的地区,退休时间愈晚,相信主要是经济因素。然而,为何有钱长者面对退休也会挣扎呢?

有位朋友在内地开厂,生意很大,但因中美贸易战,近年被迫将厂转移到东南亚。除了要租地皮、兴建厂房,又要请大量员工,相当于二次创业。他已年届70多岁仍未退下火线,要周围飞打点生意,我俩都少了机会见面。

这位朋友挣扎的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虽然子女可以帮到手,但重新起步的生意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仍处于困难期便更加不放心。他一直想着退下来,但遇上社会运动及至疫情完了,以为雨过天青,楼市股市又变差,预期中的复苏也未出现。问题不停出现,退休计划一拖再拖,加上中国人通常希望子承父业;就算有职业经纪人助力,也不完全放心。

工作上的满足感和乐趣,有时令有钱长者不想言退。而港人人均寿命长,有钱长者退隐江湖几年后一旦闷了,或想重返战场。然而,短暂退下火线后,人脉关系或已见疏离,核心员工亦有可能四散。因此,长者担心急流勇退很难再重返职场。他们仍担任老板时,可随时放个大假休息,亦可选择何时退下来;但一旦交了棒、辞了职,甚至卖了公司,要重回岗位或东山再起,基本上已经不可能。
健康教育基金会主席
关志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