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人民币短期受压|汇市焦点
4月笔者曾在专栏讨论过人民币走势,当时市场聚焦欧美银行风波,同时对联储局大幅减息预期升温,因此由于中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而且中国银行体系与欧美银行体系相关性较低,人民币一度发挥避险性质。另外中美息差收窄,支持外资重新增持中国境内国债,结果美元兑人民币反复下跌。然而该货币对始终未能站稳在6.85下方,遑论收复6.80关口。
随著美汇指数多次下试101下方低位无疾而终,目前似乎在100.80左右形成双底形态。而支持美汇指数反弹的因素包括以下2个:第一,市场高估联储局今年减息机率,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美国失业率(跌至1969年以来最低的3.4%)、通胀率(核心通胀率仍处于5.5%的高位),以及通胀预期(5至10年通胀预期意外升至12年高位),提醒市场联储局可能仍需要保持高息对抗通胀。联储局官员包括主席鲍威尔也强调当局无意减息,甚至一些鹰派官员暗示6月可能加息。
第二,避险情绪升温,由于地区银行持续流失存款,地区银行仍限于困境。另外,美国国会和总统拜登迟迟未能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共识,令市场担忧美国政府将最早于6月用尽现金。若地区银行危机和债务上限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或难免受冲击。虽然这些都是围绕美国出现的问题,但当市场进入避险模式时,避险货币美元仍然受捧,尤其是在美息依然吸引的情况下。
由于美元全面反弹(美汇指数突破50天和100天线,并升至103.5左右),人民币相对美元逐渐下跌,由3月底的高位跌逾3.8%至7.0750。不过就人民币而言,除了美元因素外,自身因素也带来下行压力,具体而言,近期中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4月PMI、进口、通胀率、信贷增长及零售销售等,皆不及预期。这令市场质疑中国经济复苏可能不及早前预期的强劲,因此中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回落,与美债孳息率差距再次扩大。
倘跌势过急人行或出手
短期若中美利率保持较大距离,卖人民币交易可能增加。首先,境内投资者可能卖人民币买美元,以寻求较高存款利率。其次,中国企业可能买美元偿还海外高成本的外债,同时转为借成本较低的境内人民币债券。第三,海外投资者可能卖出境内人民币债券,因利率不够吸引,而且人民币存在贬值风险。除此之外,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也可能准备外币以进行派息。
总括而言,美元/离岸人民币短期可能继续在7算上方交易,突破7.04至7.05后,下一个关口将会是7.15和7.25,当然若人民币跌势过急(人民币指数急跌),不排除中国央行采取行动以缓和人民币跌势的可能。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随著美汇指数多次下试101下方低位无疾而终,目前似乎在100.80左右形成双底形态。而支持美汇指数反弹的因素包括以下2个:第一,市场高估联储局今年减息机率,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美国失业率(跌至1969年以来最低的3.4%)、通胀率(核心通胀率仍处于5.5%的高位),以及通胀预期(5至10年通胀预期意外升至12年高位),提醒市场联储局可能仍需要保持高息对抗通胀。联储局官员包括主席鲍威尔也强调当局无意减息,甚至一些鹰派官员暗示6月可能加息。
第二,避险情绪升温,由于地区银行持续流失存款,地区银行仍限于困境。另外,美国国会和总统拜登迟迟未能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共识,令市场担忧美国政府将最早于6月用尽现金。若地区银行危机和债务上限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或难免受冲击。虽然这些都是围绕美国出现的问题,但当市场进入避险模式时,避险货币美元仍然受捧,尤其是在美息依然吸引的情况下。
由于美元全面反弹(美汇指数突破50天和100天线,并升至103.5左右),人民币相对美元逐渐下跌,由3月底的高位跌逾3.8%至7.0750。不过就人民币而言,除了美元因素外,自身因素也带来下行压力,具体而言,近期中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4月PMI、进口、通胀率、信贷增长及零售销售等,皆不及预期。这令市场质疑中国经济复苏可能不及早前预期的强劲,因此中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回落,与美债孳息率差距再次扩大。
倘跌势过急人行或出手
短期若中美利率保持较大距离,卖人民币交易可能增加。首先,境内投资者可能卖人民币买美元,以寻求较高存款利率。其次,中国企业可能买美元偿还海外高成本的外债,同时转为借成本较低的境内人民币债券。第三,海外投资者可能卖出境内人民币债券,因利率不够吸引,而且人民币存在贬值风险。除此之外,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也可能准备外币以进行派息。
总括而言,美元/离岸人民币短期可能继续在7算上方交易,突破7.04至7.05后,下一个关口将会是7.15和7.25,当然若人民币跌势过急(人民币指数急跌),不排除中国央行采取行动以缓和人民币跌势的可能。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