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豪 - 旅游业迎新挑战|二叔公启事录

今年五一黄金周,香港迎来自新冠疫情以来首个重新对游客开放的长假期。据报约有超过170万人次入境,当中内地访港客累计62万人次,客量恢复至疫情前6成,反映香港旅游业正在逐步恢复。然而疫情封关3年,旅游业几乎停摆,现在面对游客消费模式和旅游习惯变化,旅游业界必须采取行动。

过去内地游客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购物,「血拼」香港的名表、珠宝、手袋等商品,价格比内地更加优惠。但由于疫情影响,内地游客出行受限,需要以其他渠道(如电商)取代来港购物,这种习惯可能是永久。同时内地市场急速发展,许多国际品牌已经进驻内地,让游客更容易在当地购买到心仪的商品,不必到香港购物。

五一期间,广东道名店街仍有人潮,但更多新式「打卡」热点同时涌现,例如到港岛「麦当奴道」路牌下吃麦当劳快餐,往廉政公署和港产片地标油麻地警署拍照留念等,可谓千奇百怪。这些是内地游客注重尝鲜的体现,他们更热衷寻找特色景点和小吃、体验风土人情。有「中国版Instagram」之称的内地社交软件小红书,不乏身体检查和开银行户口等的另类旅游攻略,可见随著愈来愈多内地游客选择自由行,他们的旅游习惯也在发生变化,提醒香港旅游业界必须迅速应变,寻找新的游客需求点。

事实上,香港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可以为内地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旅游业界不能一成不变,死守疫前的一套,而是要善加利用这些优势,紧密跟进内地游客的消费模式和旅游习惯变化,方能重振昔日旅游业的风光,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霭华押业主席
陈启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