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中国经济弹力强劲|恒声集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首季经济数字,虽然内地于去年12月才公布防疫「新十条」,及后于今年1月8日才重新「打开国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但第一季的GDP已经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按年增长4.5%,高于预期的4%。
其实1至2月平均经济成长率仅为3.5%左右,当时国际上有不少质疑声音,认为中国经济未必能如预期般强势反弹。但3月的经济表现相当亮眼,表明内地的经济反弹方兴未艾。
在出口方面,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贸易统计显示,3月中国出口额按年增长14.8%,为6个月来首次转为增长。由于全球景气降温,出口一改疫情3年期间「一枝独秀」状态,不再是驱动经济最强「马匹」。然而对东盟、俄罗斯等地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传统市场中美国及日本的出口下降,而与欧盟部份国家关系的修复亦推动对欧盟的出口增长3%,时隔5个月首次转为增长。
在投资方面,除了基建及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8%及7%外,外资亦十分活跃。内地首季外国直接投资(FDI)按年增4.9%,其中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对华投资更是高速增长,增长率达635.5%、680.3%及60.8%。而在政策推动下,房地产市场交易亦有「走出寒冬」迹象,今年首季个人房贷月均发放额约5900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去年第4季的月均1900亿元人民币。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首季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6.6%的消费领域。作为消费者消费意愿晴雨表的零售销售额,在3月表现喜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0.6%,为2021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总体拉动首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增长5.8%,相较于上一季度2.7%的减少,消费意愿回弹力度明显。
总体来看,内地今年经济表现达标并不困难,有经济学家甚至预测中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或逾40%。不少国际投行券商亦纷纷将对中国今年的经济表现从谨慎转为更乐观:摩根大通从6%调升至6.4%,瑞银则从5.4%调高至5.7%,花旗从5.7%调升至6.1%,而高盛则维持在6%预期不变。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其实1至2月平均经济成长率仅为3.5%左右,当时国际上有不少质疑声音,认为中国经济未必能如预期般强势反弹。但3月的经济表现相当亮眼,表明内地的经济反弹方兴未艾。
在出口方面,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贸易统计显示,3月中国出口额按年增长14.8%,为6个月来首次转为增长。由于全球景气降温,出口一改疫情3年期间「一枝独秀」状态,不再是驱动经济最强「马匹」。然而对东盟、俄罗斯等地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传统市场中美国及日本的出口下降,而与欧盟部份国家关系的修复亦推动对欧盟的出口增长3%,时隔5个月首次转为增长。
在投资方面,除了基建及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8%及7%外,外资亦十分活跃。内地首季外国直接投资(FDI)按年增4.9%,其中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对华投资更是高速增长,增长率达635.5%、680.3%及60.8%。而在政策推动下,房地产市场交易亦有「走出寒冬」迹象,今年首季个人房贷月均发放额约5900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去年第4季的月均1900亿元人民币。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首季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6.6%的消费领域。作为消费者消费意愿晴雨表的零售销售额,在3月表现喜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0.6%,为2021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总体拉动首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增长5.8%,相较于上一季度2.7%的减少,消费意愿回弹力度明显。
总体来看,内地今年经济表现达标并不困难,有经济学家甚至预测中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或逾40%。不少国际投行券商亦纷纷将对中国今年的经济表现从谨慎转为更乐观:摩根大通从6%调升至6.4%,瑞银则从5.4%调高至5.7%,花旗从5.7%调升至6.1%,而高盛则维持在6%预期不变。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