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 - AI聊天机械人(四)|非鱼论市
一般人会认为,愈低技术、重复性和机械式的工种,愈容易被人工智能或机械人取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轮AI聊天机械人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却令一些专业人士成了掉饭碗的高危一族。
香港的刑事法沿用了英国的普通法,这种制度广泛应用于英国及欧美地区。普通法的其中一个重要精神是,法院应遵循先例作出同样的判决。
法庭电影或电视剧中,常见双方律师在结案时引述过往案例,来证明被告有罪或无罪。律师的工作,看似是把案件来龙去脉整理及在庭上表述,然后在结案时拿出相关案例。实际上,律师当接到案件后,首先会找出过去一个或数个类似案件作出配对。当上庭时,律师会把本案以过去案例的情节重演一次,用来显示古今两案高度相似之处以说服裁决方。
上面这一段,把重要情节套进故事框架的做法,正正就是AI聊天机械人的强项。还记得笔者在第2篇中,要求聊天机械人以「王子、公主、恶毒女巫、施法、大团圆结局」为题,得出类似《睡公主》或《青蛙王子》故事的情况吗?
律师可借助AI程式找案例
律师的价值在于博览群书及超人的记忆力,首要的工作是在上百年的案例中,找到与本案高度接近的一个,然后作出整理及表述,这正正就是聊天机械人的学习过程。AI凭靠着强大的运算能力,一天能阅的文本随时比一个律师一生能阅的多。AI也可凭着强大的演算法,就程式员定义的「相似度」参数找出一堆相关的例子,从而学习、筛选,自动建成一套知识的仓库。
在法庭上,双方律师都会保留尚方宝剑作为必杀一着,所谓兵来将挡、随机应变,对方的律师没可能带一整个书柜到庭上,更遑论慢慢翻查书籍了。AI律师可以数秒内从数据库内找寻所需资料,甚至可即时在云端数据库搜寻应对的方案。在讯息量层面,人类律师绝对会被AI比下去。
回到现实层面,专业人士虽会受到AI的冲击,但要被AI取代,最大的难关在于立法层面。现时,专业人士都会受到法例的监管,特定的工作都必须由持牌的专业人士进行或核证。当发生问题时,负责的专业人士将接受调查甚至受到惩处。
这种监管制度,事实上亦是一个屏障,阻止外人搀手进来「争饭碗」,相信修例让AI替代专业人士不会是短期内发生的事情。虽则如此,专业人士可以借助AI程式作为前期辅助,到签名或出面时仍然要亲自出马。当然,人手成本大减下,相信亦会影响不少从业员的生计。从事这行的人士,应好好装备自己,比其他人尽早了解新科技,转型为公司中的AI程式操作者,也许是新的出路。
https://starpnews.com/
星之谷按揭转介及移民顾问
子非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