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升级转型期 外贸遇挑战|恒声集
近来,内地多个大型港口出现空货柜堆积现象,与疫情期间「一柜难求」的情形截然不同,引发外界对中国内地外贸形势的担忧。
的确,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字显示,中国进出口额以美元计价已经连续4个月按年增速下跌,直至最新公布的2月份数据,才实现了按年4.2%的增长,达1972亿美元;而出口方面2月份按年下跌1.3%,但较之前3个月的降幅已明显收窄。外贸成绩不如以往「骄人」,背后原因何在?
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全球景气降温。欧美等传统主要市场因高通胀所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让流动性收紧,需求出现疲软,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工业产值等经济生产指标纷纷回落。美国及欧罗区3月的制造业PMI分别录得49.3及47.1,其中后者为2022年10月以来新低,皆低于50的荣枯线。
虽然目前东盟已经跻身内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的进出口占总额的15.42%,但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相加的比重依然高踞36.12%,中短期内尚未有足以「匹敌」的新兴市场。
部份下游行业产业链外移
其次为统计币值的影响。以今年首2月的进出口数字为例,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总值为8957.2亿,按年下降8.3%,若以人民币计价则为6.18万亿元,按年微降0.8%;出口则分别为5063亿美元及3.5万亿元人民币,按年下跌6.8%及增长0.9%;贸易顺差为1168亿美元及8103.2亿元人民币,分别扩大6.8%及16.2%。
更值得关注的是,内地产业升级的进程对外贸产生了影响。在外贸行业中,涉及商品零售、纺织服饰、轻工业品等的下游行业,一方面对外依存度较高,容易受到全球景气的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早已经在国际贸易保护及单边主义的环境下发生产业链外移,部份人力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饰、玩具等,都被迫转向东南亚地区,因此所产生的对外贸形势的负面声音亦较大。
然而,另一边厢,高附加值产业表现却愈来愈喜人。首2月的汽车出口额为968.3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78.9%;出口数量则为68.2万辆,按年增长43.2%。可见目前内地仍处于产业转型的「阵痛期」,虽然会对外贸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但长远而言将会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职位,并逐渐取代原本的低附加值劳动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
事实上,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署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今年以来,有更多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间,2月下旬以来,出口用箱量持续增长,「说明大家的信心在积聚、恢复」。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的确,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字显示,中国进出口额以美元计价已经连续4个月按年增速下跌,直至最新公布的2月份数据,才实现了按年4.2%的增长,达1972亿美元;而出口方面2月份按年下跌1.3%,但较之前3个月的降幅已明显收窄。外贸成绩不如以往「骄人」,背后原因何在?
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全球景气降温。欧美等传统主要市场因高通胀所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让流动性收紧,需求出现疲软,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工业产值等经济生产指标纷纷回落。美国及欧罗区3月的制造业PMI分别录得49.3及47.1,其中后者为2022年10月以来新低,皆低于50的荣枯线。
虽然目前东盟已经跻身内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的进出口占总额的15.42%,但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相加的比重依然高踞36.12%,中短期内尚未有足以「匹敌」的新兴市场。
部份下游行业产业链外移
其次为统计币值的影响。以今年首2月的进出口数字为例,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总值为8957.2亿,按年下降8.3%,若以人民币计价则为6.18万亿元,按年微降0.8%;出口则分别为5063亿美元及3.5万亿元人民币,按年下跌6.8%及增长0.9%;贸易顺差为1168亿美元及8103.2亿元人民币,分别扩大6.8%及16.2%。
更值得关注的是,内地产业升级的进程对外贸产生了影响。在外贸行业中,涉及商品零售、纺织服饰、轻工业品等的下游行业,一方面对外依存度较高,容易受到全球景气的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早已经在国际贸易保护及单边主义的环境下发生产业链外移,部份人力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饰、玩具等,都被迫转向东南亚地区,因此所产生的对外贸形势的负面声音亦较大。
然而,另一边厢,高附加值产业表现却愈来愈喜人。首2月的汽车出口额为968.3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78.9%;出口数量则为68.2万辆,按年增长43.2%。可见目前内地仍处于产业转型的「阵痛期」,虽然会对外贸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但长远而言将会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职位,并逐渐取代原本的低附加值劳动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
事实上,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署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今年以来,有更多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间,2月下旬以来,出口用箱量持续增长,「说明大家的信心在积聚、恢复」。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