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瑞信危机属冰山一角|恒声集
美国SVB的风浪尚未完全平息,银行危机火焰烧至欧洲。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由于自身内部监控缺陷,引发信心危机,最终瑞银在得到瑞士央行提供的1000亿瑞郎流动性支援及90亿瑞郎担保,以30亿瑞郎收购瑞信,暂时缓解是次风波,然而现时金融业界仍然「危机四伏」。
首先,投资者对银行业信心受严重打击。瑞银收购瑞信的交易中,160亿瑞郎(约1355亿港元)的AT1债券惨沦壁纸。虽然被称为「可可债」的AT1为欧债危机之后才衍生的次级债券,设立目的就是在银行陷困时,将风险转移至债券持有人,因此购买者(通常为机构或大额交易者)在购买之初,就已知悉这种高收益永续债伴随著极高风险,若银行资本充足率过低,这类债券会被转换为股权,甚至撇帐。但是本次其赔付顺位甚至较股票更后,仍然让债券投资者信心大挫,多间亚洲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于周一开市后受压。
金融机构监管信誉受质疑
其次,美国联储局暴力加息为全球银行体系日益增加脆弱性。近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提出警告,全美银行证券投资组合帐面亏损高达6200亿美元,从富国银行、第一共和银行、SVB等案例亦可看出,若联储局坚持目前加息步伐,将有愈来愈多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危机。
更深层担忧是金融机构监管信誉受质疑。周日全球主要6大央行宣布联手向全球金融市场注资,以确保美元有足够流动性。这种救火之姿一方面缓解部份金融机构的燃眉之急,但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某些金融机构罔顾投资者利益尚有待商榷。
庆幸的是,亚洲金融监管机构普遍采取严谨、保守态度,相信本次瑞信危机对于资产转向亚洲的香港、新加坡市场有催谷作用。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首先,投资者对银行业信心受严重打击。瑞银收购瑞信的交易中,160亿瑞郎(约1355亿港元)的AT1债券惨沦壁纸。虽然被称为「可可债」的AT1为欧债危机之后才衍生的次级债券,设立目的就是在银行陷困时,将风险转移至债券持有人,因此购买者(通常为机构或大额交易者)在购买之初,就已知悉这种高收益永续债伴随著极高风险,若银行资本充足率过低,这类债券会被转换为股权,甚至撇帐。但是本次其赔付顺位甚至较股票更后,仍然让债券投资者信心大挫,多间亚洲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于周一开市后受压。
金融机构监管信誉受质疑
其次,美国联储局暴力加息为全球银行体系日益增加脆弱性。近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提出警告,全美银行证券投资组合帐面亏损高达6200亿美元,从富国银行、第一共和银行、SVB等案例亦可看出,若联储局坚持目前加息步伐,将有愈来愈多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危机。
更深层担忧是金融机构监管信誉受质疑。周日全球主要6大央行宣布联手向全球金融市场注资,以确保美元有足够流动性。这种救火之姿一方面缓解部份金融机构的燃眉之急,但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某些金融机构罔顾投资者利益尚有待商榷。
庆幸的是,亚洲金融监管机构普遍采取严谨、保守态度,相信本次瑞信危机对于资产转向亚洲的香港、新加坡市场有催谷作用。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