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沙伊建交和气生财|恒声集

3月10日,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三国共同掷下了一则引发全球热议的消息,在三方于北京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探讨加强双边关系等。

沙特及伊朗分属伊斯兰教两大分支的逊尼派及什叶派,两个派系之间的宗教分歧让中东地区带来了多年的不安与动乱,造成了盘根错节的政治与军事关系。若沙伊双方能够进一步落实促进双边关系,不但为区域安全营造了有利的环境,有望能为处于严重人道危机的也门重新带来和平的曙光,长远更是能将这种和平的信号向区域外辐射,为包括俄乌战事在内的地区冲突提供谈判的契机。

对于中国来讲,本次联合声明无疑反映出中国在政治方面全球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但归根究柢,经济合作、和平发展才是中国外交中最核心的出发点。中国作为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一向倡议「和气生财」,以经贸合作为切入点所带来的影响力提升,最终亦是为了促进共同发展而服务。

首先,本次声明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行有着重要意义。处于地缘冲突中的中东及俄乌,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将区域内的军事风险逐一「拆弹」,能够确保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之间更高效、深入的经贸合作。要知道,中东作为长期「火药库」,不少地方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所以当地开发空间巨大,蕴藏着无限商机。

其次,声明有利于中国与中东的能源贸易及石化领域相关合作。坐拥全球原油市场话语权的海湾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以能源转型为核心的经济改革,这一点让中国与中东之间具有良好的能源合作基础以及互补的能源战略,稳定的能源保障让中国这个工业大国得以保持高产能并对外输出,形成良性循环。

在国家达成上述成果的过程中,香港亦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香港有完整和成熟的专业服务,在金融、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等领域均具领先地位,在国际上甚有口碑。

上月,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于香港成立,将推动建立一个常设多边政府间国际组织,竭力解决国际争端。香港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争取成为国际仲裁中心,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和支援。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