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银行风波利好哪些货币|汇市焦点

过去两周,汇市动荡。3月初,美国三间地区银行相继倒闭,令市场担忧这将引发系统性风险,同时交易员不断削减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

随著避险情绪升温,以及美债收益率显著回落(2年期和10年期分别跌超过130个基点及60个基点),美元急跌至103.44,同时其他货币兑美元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受惠于避险需求及息差的收窄,日圆和瑞郎脱颖而出。

不过,美元的跌势并没有持续。随著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及时推出紧急措施提供流动性,并重振市场信心,担忧情绪明显降温,例如一些美国地区银行的股价在急跌一轮之后已有所整固。另外,在美联储公布的2月核心CPI按月升幅创5个月新高,其中住房通胀创历史新高之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重新升温,伴随著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反弹。
避险需求支持日圆

然而,所谓祸不单行。当市场对美国银行体系担忧降温时,风险已经蔓延至欧洲。由于瑞信最大投资者表示不再为该央行提供支援,瑞信一年期信用违约互换急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高位,市场担忧瑞信问题将引发全球银行危机,避险情绪再度升温。

与美国银行出事的时候相同的是,避险需求支持日圆反弹,推低美债收益率,以及迫使交易员削减对美联储加息的押注和增加对美联储减息的押注(预计2023年内减息逾100个绩点)。

至于不同的地方,首先,由于现在站在风口上的是欧洲而非美国,美元替代瑞郎成为受欢迎的避险货币。其次,市场除了减少对美联储加息的押注之外,对其他主要央行包括欧洲央行、瑞士央行、英国央行等的加息预期也明显降温。因此,虽然美债收益率再度下跌,但无阻美元指数反弹至104上方。

不过,随著瑞士央行向瑞信伸出援手,市场的担忧稍微降温。另外,上周欧洲央行按照早前计划加息50个基点,并表示认为欧罗区银行业仍然稳健。由此可见,央行在确保紧急措施足够维系金融体系稳定的同时,继续通过加息确保物价稳定。

由于目前欧美风险仍然受控,相信本周美联储、英国央行及瑞士央行也可能加息。至于之后的加息计划,则可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鉴于欧洲央行不再对5月会议作出指引,相信其他主要央行的决议也将取决于经济数据和金融市场状况。
人民币受惠银行风波

换言之,这一轮银行风波可能令各大央行的加息周期提早接近尾声。若然如此,日本央行和中国央行相对鸽派的立场,料不会再为日圆和人民币带来额外压力。反而息差收窄的预期可能支持日圆和人民币。

除此之外,由于中国银行体系相对独立于欧美银行风波,可激发人民币的避险性质。因此,在投资者信心脆弱的情况下,避险情绪反复升温,可能利好日圆和人民币。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