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德 - IPEF对亚太的破坏性|缸边财话
作为美国拜登政府推进实施「印太战略」的关键一环,印太经济框架(IPEF)于去年5月启动,同年9月开启正式谈判。该框架是拜登政府以签署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进,没有寻求国会批准,内容也未涉及关税减让和市场准入承诺,这使该框架不仅在制度保障层面充满不确定性,在经济层面也缺乏福利效应和贸易潜力,加上拜登政府的多位高官公开声称,IPEF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将用来有效反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这说明IPEF被美国赋予浓重的地缘博弈色彩,这将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以及多边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整体格局和未来发展进程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印太战略」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时期制定并实施的地缘战略,目标是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打造由美国主导的新的安全与经济规则,「印太战略」最初以安全议程为重心,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安全议程的实心化、机制化与多边化建设,并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打造为核心机制,拜登政府上台后,为应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形势和美国面临的各种内外部挑战,一方面在形式上调整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行事风格,加强与传统盟友和地区伙伴在经贸规则、技术管制、价值观等领域的协调;另一方面则继续积极推进「印太战略」,并谋求在深化安全议题合作的基础上补强经贸层面的布局,IPEF正是这动机的产物。
在「印太战略」前仅限于安全合作时,亚太地区多数中小国家持审慎和观望态度,但在IPEF这件经济外衣掩护下,美国将多个亚太国家纳入「印太战略」的圈子。可以预见是,美国将利用该框架逐步把政治安全与经济议题进行捆绑和渗透,搞集团政治甚至强迫一些国家选边站队,此举将极大压缩相关国家在亚太地区对外政策上的回旋余地和战略缓冲空间,加剧矛盾与对抗风险,严重扰乱亚太地区秩序。
搞集团政治加剧矛盾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亚太地区各国对于共同抵御市场系统性风险,加强价值链和供应链合作的共识进一步提高,但美国却以疫情为借口,将经济安全问题泛政治化,提出应依靠所谓「值得信赖的伙伴」构建更为可靠和有弹性的供应链。
根据拜登政府2021年2月签署的「美国供应链」第14017号行政命令,半导体制造和先进包装、大容量电池、关键矿物和材料、药品和原料药等,被列为关乎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在IPEF下美国欲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地缘政治手段,重点围绕上述产品打造疏离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明显威胁到亚太区域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稳定。
黄惠德
「印太战略」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时期制定并实施的地缘战略,目标是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打造由美国主导的新的安全与经济规则,「印太战略」最初以安全议程为重心,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安全议程的实心化、机制化与多边化建设,并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打造为核心机制,拜登政府上台后,为应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形势和美国面临的各种内外部挑战,一方面在形式上调整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行事风格,加强与传统盟友和地区伙伴在经贸规则、技术管制、价值观等领域的协调;另一方面则继续积极推进「印太战略」,并谋求在深化安全议题合作的基础上补强经贸层面的布局,IPEF正是这动机的产物。
在「印太战略」前仅限于安全合作时,亚太地区多数中小国家持审慎和观望态度,但在IPEF这件经济外衣掩护下,美国将多个亚太国家纳入「印太战略」的圈子。可以预见是,美国将利用该框架逐步把政治安全与经济议题进行捆绑和渗透,搞集团政治甚至强迫一些国家选边站队,此举将极大压缩相关国家在亚太地区对外政策上的回旋余地和战略缓冲空间,加剧矛盾与对抗风险,严重扰乱亚太地区秩序。
搞集团政治加剧矛盾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亚太地区各国对于共同抵御市场系统性风险,加强价值链和供应链合作的共识进一步提高,但美国却以疫情为借口,将经济安全问题泛政治化,提出应依靠所谓「值得信赖的伙伴」构建更为可靠和有弹性的供应链。
根据拜登政府2021年2月签署的「美国供应链」第14017号行政命令,半导体制造和先进包装、大容量电池、关键矿物和材料、药品和原料药等,被列为关乎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在IPEF下美国欲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地缘政治手段,重点围绕上述产品打造疏离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明显威胁到亚太区域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稳定。
黄惠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