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业数码转型是首要工作

财爷陈茂波发表今届政府首份财政预算案,整体内容配合封面暖系黄色,有「糖」派,市民稳袋5000 港元消费券,亦有各种税项及差饷宽免。此外,港府亦锁定香港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定位,将举办多项大型宣传及文艺活动,展现香港快乐及活力一面,准备与世界接轨。而最令笔者关注是当局注资5亿港元,协助企业数码转型,若要与全球经济发展接轨,此将是迎合市场大势的必然之路。

随著本地市道迈向复常,今届预算案亦「经济行先」,透过各项预算厘清香港的发展前景,包括著墨于创科及文化艺术层面的发展。疫情历时3年,香港对外封关多时,本地旅游及零售业大受打击,对外的商贸往来亦被煞停,此除了大挫本地经济,严紧的防控检疫措施更削弱了本地的国际大都会形象。

当社会开始迈向复常,政府是时候做好 Marketing,为香港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定位,特别是中央于《「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发展成亚洲文化及创意之都的愿景,向全世界表述我们已预备好。而乘著位处大湾区的地利优势,香港将拨款2,000万港元,于明年主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加上于疫情期间开幕的M+博物馆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推出多元独特的展览,将为旅客带来刮目相看的新体验。而预算案中提及的「开心香港」计划,将筹办大型海陆嘉年华及多项大型盛事,便是「请客来」的重要元素,只有更多旅客前来观光、消费,香港才可真正复苏。

另一边厢,香港规划拓展北部都会区及发展创科产业,首要条件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除了增拨资源培养本地人才及引进创科团队,协助本地企业数码转型亦是重要一环。港府预留五亿元推行「数码转型支援先导计划」,以一对一的配对资助模式,协助中小企业数码转型,以加快本地创科发展步伐,让在创科范畴大落后的香港尽早从后赶上,与世界接轨,否则这是经济发展的一大绊脚石。

2023年2月28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