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 - 资金流入中国资产未完|花旗看天下
自重新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和债券都录得强劲资本流入,恒生指数高见 22000点以上,人民币从7.3重回6.7兑一美元的高位,债券收益率也触底反弹。不过,现在基本上大致已完全放宽对外通关,市场开始对资金流入的持续性有所担忧。花旗认为,资金重新流入中国资产的派对还没有结束,尤其是在散户投资者尚未加入,而且各界对中国相关投资的持仓仍不足。中国家庭还有万亿元人民币额外的存款,或可用于加大投资。我们认为强劲的经济开局可能推动下一阶段的资本流入。近期催化剂可能包括强劲的 1月信贷数据、楼市销售复苏以及高于预期的经济目标。
内地股票方面,自去年11月11日内地宣布20项疫情控制的优化措施以来,透过互联互通机制,北上买A股的资金开始强势回归。此后累计净流入达243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310亿元人民币净流出。踏入2023年,北向资金试过连续17天录得净流入,这是自2019年以来第三长的流入趋势。有数据亦显示,香港股票也从中受惠。香港市场自去年12月底以来连续6周录得资金净流入。去年12月,中国债券以月份计也转为资金净流入,是连续10个月净流出后首次逆转。随著联储局调整政策,减慢加息步伐,以及中国重新开放后债券收益率上升,中美债券收益率差距正在收窄。
散户或「报复式投资」
然而,今年开局强劲后,股市近期开始调整,北上资金后曾转为流出。派对现在结束了吗?我们不认为是这样。首先是因为散户投资者尚未加入,即使近期势头强劲,但在岸市场的股票基金发行量仍处于低位。与此同时,内地居民或累积数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存款。过去3年受防疫封锁措施影响,消费开支或受限,变相推高储蓄率,而且他们亦减少对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配置,所以额外存款规模可能达13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信心恢复,家庭不仅选择「报复式消费」,有机会选择「报复式投资」,风险胃纳增加,资金流动仍可能有利于金融市场。最后,即使经历最近的资金流入,中国资产在国际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占比仍偏低。中国资产已被纳入全球股票和债券基准指数,但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权重,暂时仍远低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随著农历新年假期经济活动回升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见底反弹,内地经济复苏已开始。市场分析师及经济师陆续调高他们对内地经济预测,近期彭博资讯综合市场预测,内地今年经济或增长5.1%。目前复苏仍处早期阶段,尤其是服务业仍未完全反映复苏潜力。有关经济复苏的数据,例如1月信贷增长,可能会带来正面作用。另一关键观察点是房地产行业,成功软著陆对于稳定整体经济增长很重要,内地显然已推出支持房地产业的政策,当销售和投资的回升,有望是确认软著陆的信号。经济增长回稳的主题,有机会继续带动资金流入中国资产。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
廖嘉豪
内地股票方面,自去年11月11日内地宣布20项疫情控制的优化措施以来,透过互联互通机制,北上买A股的资金开始强势回归。此后累计净流入达243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310亿元人民币净流出。踏入2023年,北向资金试过连续17天录得净流入,这是自2019年以来第三长的流入趋势。有数据亦显示,香港股票也从中受惠。香港市场自去年12月底以来连续6周录得资金净流入。去年12月,中国债券以月份计也转为资金净流入,是连续10个月净流出后首次逆转。随著联储局调整政策,减慢加息步伐,以及中国重新开放后债券收益率上升,中美债券收益率差距正在收窄。
散户或「报复式投资」
然而,今年开局强劲后,股市近期开始调整,北上资金后曾转为流出。派对现在结束了吗?我们不认为是这样。首先是因为散户投资者尚未加入,即使近期势头强劲,但在岸市场的股票基金发行量仍处于低位。与此同时,内地居民或累积数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存款。过去3年受防疫封锁措施影响,消费开支或受限,变相推高储蓄率,而且他们亦减少对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配置,所以额外存款规模可能达13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信心恢复,家庭不仅选择「报复式消费」,有机会选择「报复式投资」,风险胃纳增加,资金流动仍可能有利于金融市场。最后,即使经历最近的资金流入,中国资产在国际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占比仍偏低。中国资产已被纳入全球股票和债券基准指数,但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权重,暂时仍远低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随著农历新年假期经济活动回升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见底反弹,内地经济复苏已开始。市场分析师及经济师陆续调高他们对内地经济预测,近期彭博资讯综合市场预测,内地今年经济或增长5.1%。目前复苏仍处早期阶段,尤其是服务业仍未完全反映复苏潜力。有关经济复苏的数据,例如1月信贷增长,可能会带来正面作用。另一关键观察点是房地产行业,成功软著陆对于稳定整体经济增长很重要,内地显然已推出支持房地产业的政策,当销售和投资的回升,有望是确认软著陆的信号。经济增长回稳的主题,有机会继续带动资金流入中国资产。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
廖嘉豪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