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会否出现大阳春

结束了三年的隔离封城,终于迎来正式通关。从媒体报章上大家可以看到,出入境关口人山人海,适逢临近农历新年,中港两地民众能够探亲往来,互相交流,解开几年来坐困愁城的郁闷,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有人说放宽内地人来港,香港楼市将出现大阳春,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但相信于零售和饮食等消费市场,将会迎来一片兴旺景象。

每年的一、二月份是农历春节期间,由于假期较多和人们忙于新春团拜,因此物业交投较为淡静。虽然此刻放宽游客来港,但他们是进来旅游探亲,也有部份人是到港洽谈商务等,进来买楼者少之又少,俗话说「买楼唔系买菜」,香港物业银码动不动以千万计算,游客通常买一些医药、日用品或参茸海味之类,最豪客也只是买名牌奢侈品,不可能一窝蜂跑进来买楼。

港府高官向来反对高楼价,早于12年前陆续对楼市实施「3D辣招」,在楼市辣招捆绑下,本地炒家已被赶出市场,外地客买楼需要缴付30%的买家印花税,故他们近十年也几乎绝迹市场。今天香港的住宅市场,可以说已完全属于用家,单凭本地首置者一己之力,想把楼市推向大阳春,恐怕十分困难。什么是大阳春,不一定是楼价大升,但起码物业成交要畅旺,单月成交量要达到近万宗。

不过,楼市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小阳春,主要源于通关效应,消费力大幅增加带动经济向好,今年香港经济肯定比去年好,甚至可以扭转负增长局面。经济好楼市也自然会好,楼市成交量如可以重返3年前,每月有5千到6千宗成交,那么就是小阳春来临,首置用家宜把握这个入市机会。

去年楼市是一个暗淡的市场,各类物业交投处于几十年低位,加上受内外封关、防疫措施和息口急升等各种不利因素困扰,楼价只跌了15%,没有暴跌证明香港底子仍然雄厚。港府对香港充满信心,似乎在内部掌握了重要资料,没有学内地政府大力拯救房地产,也不用对楼市减辣来刺激经济,只管积极推动人才措施,全力对外讲好香港故事,当然还有通关效应,就凭这些,是否足以让经济迅速复苏? 

2023年1月12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