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仁 - 2023年睇好「中」字股|金融High Tea

2022年过去,这一年可说是惊涛骇浪的一年。大市在最后一个交易日造好,可惜最后无法企稳20000点关口,最终收报19781点。恒指上周累升188点,连升2周,全月累升1184点;全年埋单计数,恒指累跌3616点。从走势上说,大市成V形走势,当中10月份的急跌最为吓人。从最后两个月的反弹来看,2023年港股有望再上,会有较佳表现。

去年是港股连续第3年下跌,期内美国开始「收水」,对全球资产市场构成压力,先天气候已经欠佳。美股老牛同样出现疲态。美股杜指收报33147点,全年下跌近8.8%;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3839点,大跌19.4%;纳斯达克指数收10466点更惨跌33%,3个主要平均指数都遭遇了自2008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并结束3年的连胜纪录。
去年港股「国进民退」

去年港股表现可以用「国进民退」形容,表现最好是国企油公司龙头中海油(883),升逾46%,成蓝筹之冠,而去年9月才「染蓝」的中国神华(1088)则成第三大升幅蓝筹,两间公司都是国企,同时都因为业绩良好大派高息,若然考虑到派高息除净因素,回报更加可观。排第二是濠赌股金沙(1928),曾成为续牌出局热门的金沙大难不死,股价终有后福,年内升幅近43%,金沙被视为内地放宽疫情管控,有望加快复常的概念股,是政策概念相关股份。

输家方面,受累手机市场疲弱,舜宇光学科技(2382)累泻逾61%。去年的赢家输家,多少都受到政策影响。中海油曾被美国财政部点名针对。陆羽仁当时认为,这类具战略性的龙头国企,中央必然会护航,低位不妨吸纳这些巨型「中」字股,纵观被财政部针对的国企,中海油固然受惠能源价格急升股价勇冠三军,其他像中移动(941)、中海外(688)表现都在板块中领先。

在过去一个月油价回软,另一间做下游的国企龙头中石化(386)走势转强。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访问中东,估计未来会与产油国有更多合作,在炼油方面随时会加强联系,中石化长期走势较为沉闷,优点是息率不俗,如果有货可以持有收息,等佢去到近一年高位才沽。

去年受政策影响最大是内房公司,板块在中央严厉的财政监控下一度风声鹤唳,到第4季中央出手维稳才令整体表现有改善。内房经过大震荡,不少民企都元气大伤,现在情况虽然喘稳,仍要不断发股配股强化财政,这类股份大上大落,炒作空间较大,如果论稳健发展,国企就有财力上的优势。华润置地(1109)假前入市买入民企资产,美银证券发表研究报告指,华润置地的新收购将进一步增强一线城市优势,该股于假前上周五升3.9%,收报35.75元,为全日最大升幅蓝筹;中海外(688)上周五扬2.2%,收报20.6元。

展望2023年,港股正处于反弹中段,动力来源是本地放松疫情管控,与外地逐渐接轨,同时内地调整防控政策,以便开始重启经济,这些因素都有利刺激增长,所以估计在首季,股市仍然有动力向上;然后,下半年得唔得,就要看美国的利息去向。现时市场估计,美息在年头仍会向上,之后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再之后在年底回落,究竟利率去向是否如计划走向,就要看美国经济支撑能力。
上半年看中国 下半年看美国

在美息高企情况,美国科技股去年跌幅超越大市,大股特斯拉(Tesla)跌跌不休。特斯拉之跌,一来是息口走向不利,二来是电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未来很有可能打减价战,特斯拉在产业链优势不及大陆车企,在创办人马斯克接连沽货下,大户都不甘后人大手抛售。特斯拉市值一度等同全球大型车企的总和,明显超前反映了产业转型的红利,当电动车转入成熟期,基金要尽早沽货套现,以便在红利消失前离场,未来电动车市场相信仍然因为进入战国时代而动荡。

2023年港股表现,上半年要看内地刺激经济政策的成效;下半年要看美国联邦储备局能否带领经济克服滞胀风险,利息有序回落,如果两大方向都有所进展,股市表现应会比今年为佳。整体而言,仍然睇好「中」字股。
陆羽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