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楼市一个正常市场

一向以来,香港股市和楼市都是相向而行,坊间甚至称之为「孖公仔」。经历近三年的疫情折磨,楼股跌至谷底,如今国内经济回暖,恵及香港股市反弹,恒生指数近月从大约14900点急升至近20000点,升幅相当惊人。

楼市又将如何发展?楼市不但没有止跌,交投更是跌至「沙士」时期。也就是说,如今市道在打破市场定律,楼股已非相向而行。原因当然有很多,很难一一解释,假如是金融风暴出现,引致楼市泡沫破裂,那是情有可原;相反如果因为「辣招」捆绑楼市,让小业主逃生无门,引发经济危机,那便是人为因素使然,甚为不值。

过去几十年,香港的发展历程是成功的,金融市场蓬勃带动了楼市兴旺,土地财政收入和地产方面税收是港府库房重要收入来源。可以说除了金融产业,楼市也是香港重要经济支柱,既然是经济支柱,那便不能纯以居住问题来处理。香港的居住环境必须改善,这是社会各界都取得的共识,在大量兴建公屋、居屋以及「简约公屋」的同时,私楼巿场也必需保留它的存在价值,学习新加坡的房屋经验,分开公私营两个市场,社会发展可以和谐共融。

香港今年的财政赤字超过1千多亿元,基本上源于土地收入,粗略估计,今年的卖地收入比去年少了1600亿元。地产商之所以锐减投地,主要是卖不动楼,有人认为是地产商没有大幅割价所致,其实不然,楼房并非大幅减价便能卖出,就像内地一样,某大型开发商将旗下楼盘全线以七五折优惠作推广,据闻销情也是一般。因此,楼市信心才是最关键一环,在目前情况下,激活楼市交投非常重要,笔者希望执政者以经济角度看楼市,还楼市一个正常市场。

楼股未能相向而行,那它们与甚么同行?它们与资本同行,资金投向哪里,哪里就活跃。股市近期回勇,当然少不了市场资金投入,尤其是「国家队」进场。楼市靠的是本土买家,虽然香港房屋需求庞大,然而楼市气氛簿弱,楼价愈是下跌,买家愈是不敢买,纵使用家有真正需要,但他们仍然选择等待,希望在最谷底之时「执到笋嘢」。

2022年12月14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