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 - 重新检视中资航空股|花旗看天下
自2020年以来,中资航空和机场股的股价,对疫情变化及有关重新开放相关政策的消息反应强烈。此外,航空股亦受燃油价格和外汇的变动影响。目前,相关行业股价仅为疫情前水平的60%至90%。近期内地疫情反弹,但中央进一步提高防疫政策弹性,取消航班熔断机制,并再缩短入境检疫隔离时间,花旗维持基本预测内地或在明年3月两会之后进一步放宽防疫政策,目前是时候重新审视航空和机场股投资机会。
短线看,中资航空股仍面临负面因素,第四季度业绩亏损或扩大:一来是即使自6月以来燃油价格持续回落,但仍处于高水平;二来人民币继续贬值;三来是不同地区疫情卷土重来,地方政府采取严格的旅行规则和预防措施,三大中资航空股亏损或加剧。
目前内地航空公司的飞机利用率,仅为疫情前水平的40%至50%,非国内客运量甚至仅为疫情前水平的个位数百分比,内地航空公司的利用率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不过,长线而言,花旗仍较看好航空股胜过机场股,即使机场比航空公司更具防御性,而且可能更早扭亏为盈,但我们认为航空公司的收益对重新开放更为敏感,长远具有更大的反弹潜力,尤其是对于国际航线业务较大的航空公司。参考疫情期间,航空股在疫情反弹时受到的打击比机场股更大,但当重新开放憧憬发酵时升幅亦更明显。
内地有望再提高疫控弹性
花旗对内地有望逐步重新对外开放仍持正面态度。内地将入境旅客一般隔离日数由「14+7」缩短至「7+3」,上周再宣布放宽至「5+3」,国际航班数量亦持续回升。当然在动态清零的大方向下,国内城际/省际旅行政策仍维持严格限制;最近多个地区报告了疫情升温,因此,花旗认为更广泛的重新开放可能会推迟到明年上半年,大家可特别留意3月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中央或进一步显著提升防疫政策的弹性。我们现在的基本预测是国际航班流量明年底或恢复至疫情前两成水平,2024年或恢复至疫情前四成水平,航空股除了要留意疫情预防措施或控制政策的变化,如果接受疫苗加强剂的人口比例提高,以及抗疫口服药物和加强疫苗的研发进展顺利,亦有机会成为催化剂。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
廖嘉豪
短线看,中资航空股仍面临负面因素,第四季度业绩亏损或扩大:一来是即使自6月以来燃油价格持续回落,但仍处于高水平;二来人民币继续贬值;三来是不同地区疫情卷土重来,地方政府采取严格的旅行规则和预防措施,三大中资航空股亏损或加剧。
目前内地航空公司的飞机利用率,仅为疫情前水平的40%至50%,非国内客运量甚至仅为疫情前水平的个位数百分比,内地航空公司的利用率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不过,长线而言,花旗仍较看好航空股胜过机场股,即使机场比航空公司更具防御性,而且可能更早扭亏为盈,但我们认为航空公司的收益对重新开放更为敏感,长远具有更大的反弹潜力,尤其是对于国际航线业务较大的航空公司。参考疫情期间,航空股在疫情反弹时受到的打击比机场股更大,但当重新开放憧憬发酵时升幅亦更明显。
内地有望再提高疫控弹性
花旗对内地有望逐步重新对外开放仍持正面态度。内地将入境旅客一般隔离日数由「14+7」缩短至「7+3」,上周再宣布放宽至「5+3」,国际航班数量亦持续回升。当然在动态清零的大方向下,国内城际/省际旅行政策仍维持严格限制;最近多个地区报告了疫情升温,因此,花旗认为更广泛的重新开放可能会推迟到明年上半年,大家可特别留意3月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中央或进一步显著提升防疫政策的弹性。我们现在的基本预测是国际航班流量明年底或恢复至疫情前两成水平,2024年或恢复至疫情前四成水平,航空股除了要留意疫情预防措施或控制政策的变化,如果接受疫苗加强剂的人口比例提高,以及抗疫口服药物和加强疫苗的研发进展顺利,亦有机会成为催化剂。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
廖嘉豪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