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绿色经济不可忽视|恒声集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正于埃及举行。尤记得去年COP26大会上,各国共同签署《格拉斯哥气候协定》(Glasgow Climate Pact),并纷纷提出本国减排方案,包括欧盟、美、日、韩等较发达经济体皆承诺「2050年净零排放」。

然而进入2022年,俄乌战争造成严重的能源危机,欧洲各国在能源价格高涨下甚至重启火电、新建化石能源基础设施。全球各地的极端气候或自然灾害,为疫情、战争、加息等经济负面因素再雪上加霜,包括屡创纪录的高温、世纪洪灾、暴雨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欧洲今年以来有最少1.5万人死于高温天气,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20亿美元。

近年各国政府重视环保、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不但是为未来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亦因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可看作是保护未来经济资源。绿色行业近年增长迅速,正在为社会贡献愈来愈大的经济比重及提供愈来愈多的工作岗位。

在最新的一份《施政报告》中,港府在减碳节能方面,亦提出不少措施,包括增加电动车充电设施、推动清洁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废物分类回收等,以推动基础建设的绿色转型。

面对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香港亦应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绿色和可持续国际债券总额成长迅速,今年5月更是发行总值200亿港元的绿色零售债券,规模为全球之冠。根据联合国「奔向零碳」(Race To Zero Campaign)金融路线图,2021年至2030年这十年间,全球的绿色投资需求为32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需求为13.6万亿美元。可见香港的绿色金融规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香港需要发挥背靠祖国、连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先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起点,协助制造业发达的大湾区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产业环境,从而建立金融合作的范本,吸引全国、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绿色金融业务来港投资。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