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为何不减辣?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出席国际金融峰会时表示,近期香港楼市负资产个案增加,但与高峰期比较未算高,他重申无意「减辣」;不久之前他也公开表示不减辣,理由是楼价今年只录得7.5%跌幅,与97年金融风暴时一年内下跌30%仍相差甚远。财爷态度甚为强硬,不改其向来坚决打压楼市的作风。
香港目前负资产个案约有五百多宗,与2003年沙士期间比较当然不算高,可是如果港府以此作为标准,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经历过97年金融风暴的香港人,不会忘记当年楼价暴跌引起的大量负资产个案,以及港人跳楼烧炭的悲痛情景。因此,如果楼价需要在一年内下调30%,港府才考虑撤招或减辣,那就一定太迟。当年的痛苦经历是一个借鉴,没理由今天仍要仿效,应该避免重蹈覆辙。
港府所指7.5%跌幅是之前的数字,通常土地注册处的登记滞后,多数是一个多月之前的成交,之后登记的跌幅肯定已扩大。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显示,楼价指数从去年高峰期的191.34点,到上周的164.91点,至今已下跌了近14%左右,在不断加息和缺乏买家的情况下,楼市成交量低于沙士时期,急于卖楼的业主只能进一步调低价格才有机会出售,形成恶性循环,楼价有可能在第4季再度急跌,累及全年下调近2成。
地产界要求港府减辣,好让楼市恢复正常,原因「辣招」是当年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在楼市炽热时推出,用来管理需求和压抑炒风,如今环境变迁,香港经济不景气,加上楼市需求大减,「辣招」已经完成历史使命,是应该撤退的时候了。就像国内外一样,不但没有楼市「辣招」,而且开始出招挽救楼市,也等同挽救经济和保住金融,港府要提振经济,又要关心民生,施政理应跟随大势所趋。
笔者明白港府担心撤招或减辣会引起炒风,让外界误会当局支持高楼价,那么究竟减辣后楼价会上升吗?答案几乎可以肯定是不会。大家别错判楼市减辣的目的,今天减辣出现的结果,只是能够制造多一点交投,真正的目的是支持经济和帮助就业,也增加港府卖地收入,在目前恶劣环境下,不可能有炒风出现,也不会让楼价止跌回升。
我们不妨比喻一下:首先撤销额外印花税(SSD),放盘量会增加,让短期急需卖楼的业主可以减价卖楼,让他们逃生有门;继而再撤销(或减辣)买家印花税(BSD),让港人自由正常买楼,也让外地专才买房有退税安排。这样一方面增加供应,另一方面增加购买力,对楼市只是产生中和作用,并非利好楼价。假如楼市有正常的成交量,楼价下跌有序,地产商也会积极买地建楼,有利香港经济发展,也有助港府库房收入。
2022年11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