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本港加P在所难免|汇市焦点

9月美国联储局加息后,香港银行亦陆续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幅度为12.5个基点,为2018年以来首次上调。自从最优惠贷款利率上调之后,通常会发出两个疑问。第一,银行会否进一步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H按浮动利率为1个月港元拆息加1.3厘,基于最优惠贷款利率上限则为2.625厘。参考10月20日的1个月港元拆息(年初至今上升逾268个基点,至2019年7月以来最高的2.848厘),H按浮动利率已经超过4.1厘,与按揭利率上限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
银行结余或跌至500亿

未来随著美国联储局将进一步加息,港美息差扩大,将反复带来套息诱因,从而推动美元兑港元反复触及7.85水平,令银行体系总结余势跌穿1000亿港元。

当银行间市场港元供应量减少时,一些短暂需求例如月结、年结或大型新股集资活动对港元拆息的推升作用将被放大。踏入2022年底,1个月港元拆息可能迈向甚至升穿3.5厘。在此情况下,按揭业务净息差收窄,将驱使银行进一步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

第二,银行会否如2006年般将最优惠贷款利率上调至8厘高位。笔者认为机会不大,原因主要有3个。首先,2004至2006年期间联储局加息周期的最高利率为5.25厘,惟暂时市场普遍估计这一轮加息周期的最高利率为5厘。

其次,1个月港元拆息可能不及2006年高位为4.7厘左右,因当时银行体系总结余仅为130亿港元左右。相比之下,这一次银行体系总结余未必会跌至如此低的水平,反而可能在500亿港元左右见底(因香港金管局首次干预之前银行体系总结余逾3300亿港元,而且当总结余跌向1000亿港元,套息交易将渐趋审慎,从而放慢总结余下跌速度),因此1个月港元拆息亦未必升至当年高位。

最后,截至今年8月底,香港持牌银行的港元活期和储蓄存款规模,相比起2006年初增加逾370%。由于银行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时,通常会同步上调港元活期和储蓄存款利率,因此对于目前坐拥较大规模港元活期和储蓄存款的银行而言,大幅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的动力未必太大。

笔者预期,在联储局进一步加息下,本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会进一步收缩下,香港银行将在所难免需要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但加至2006年时的8厘机会较微。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