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华光伏产业保持优势|恒声集
近日,网上流传一张《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的截图,表示美国将会在2024年之后禁用中国电池;无独有偶,9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提议禁止所有强制劳动的商品进入欧洲市场,涵盖制造生产的所有阶段。负面消息让A股市场中光伏板块领跌大市,新能源板块单日跌幅将近8%之高。
然而,新能源产业是否会如同半导体产业一般,让中国面临发展瓶颈呢?笔者认为不然。
首先,可从欧美政策面来分析。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并无明确禁用产自中国的电池,只是针对任何产自「特别关注国」名单中的国家,不再给予洁净能源政策补贴。至于欧洲方面的提案,仍需要经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的讨论之后才能确定,即便通过亦须24个月后才可生效。
其次是,从市场份额来看。目前,中国是全球光伏产业的最大市场,约占全球份额的36%,欧洲及美国分别占比15%及12%,位列第二及第三,欧美市场即使相加,其量体亦只相当于中国光伏市场的四分之三。
具庞大制造业规模
此外,在产能方面,中国在矽料、矽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光伏企业产能占全球95%以上,体现出中国光伏产业的极高竞争力及主导性。根据全球知名光伏媒体PV-Tech发布的《2021年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中国本土企业占据七席,且包揽前三名。
在本质上,光伏产业可被归类为一般制造业,并不涉及太多高精技术,虽然此类产业想要转移生产地难度不高,但是从价格、成本、劳动力方面作比较,欧美的产业空心化无可避免地推高制造成本,无法抗衡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规模。
其实,早在2012年,欧美就已启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虽然一方面限制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出口额,但亦显著提升欧洲的光伏装机成本,使2013至2017年欧洲的每年新增装机量远低于2011年双反政策前的增速。
新能源产业与半导体产业一样,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及全球市场,将一个原本基于全球化的产业强行政治化,本身就非明智之举。保护主义下催生的贸易壁垒,最终只会让欧美市场的消费者承担溢价,得不偿失。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然而,新能源产业是否会如同半导体产业一般,让中国面临发展瓶颈呢?笔者认为不然。
首先,可从欧美政策面来分析。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并无明确禁用产自中国的电池,只是针对任何产自「特别关注国」名单中的国家,不再给予洁净能源政策补贴。至于欧洲方面的提案,仍需要经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的讨论之后才能确定,即便通过亦须24个月后才可生效。
其次是,从市场份额来看。目前,中国是全球光伏产业的最大市场,约占全球份额的36%,欧洲及美国分别占比15%及12%,位列第二及第三,欧美市场即使相加,其量体亦只相当于中国光伏市场的四分之三。
具庞大制造业规模
此外,在产能方面,中国在矽料、矽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光伏企业产能占全球95%以上,体现出中国光伏产业的极高竞争力及主导性。根据全球知名光伏媒体PV-Tech发布的《2021年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中国本土企业占据七席,且包揽前三名。
在本质上,光伏产业可被归类为一般制造业,并不涉及太多高精技术,虽然此类产业想要转移生产地难度不高,但是从价格、成本、劳动力方面作比较,欧美的产业空心化无可避免地推高制造成本,无法抗衡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规模。
其实,早在2012年,欧美就已启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虽然一方面限制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出口额,但亦显著提升欧洲的光伏装机成本,使2013至2017年欧洲的每年新增装机量远低于2011年双反政策前的增速。
新能源产业与半导体产业一样,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及全球市场,将一个原本基于全球化的产业强行政治化,本身就非明智之举。保护主义下催生的贸易壁垒,最终只会让欧美市场的消费者承担溢价,得不偿失。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最Hit
张学友状态响警号!近照样貌吓坏粉丝 64岁断崖式衰老网民错愕认不出来
2025-11-24 15:30 HKT
元朗去宝琳只需50分钟?交通专页教乘港铁于1站转巴士车程快4成 网民:用多几多车钱?
2025-11-24 15:34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