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中美审计协议危机参半|恒声集
8月26日,中美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就赴美上市中国企业的审计监管问题达成共识,中方允许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中概股进行符合美国标准的检查及调查,美方相关人员预计将于9月中旬前,到达内地或香港现场开始工作。这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中美博弈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积极的讯号。
毕竟,一方面华尔街的机构及投资者,普遍反对将市值1.3万亿美元的中国企业从美股除牌,目前占据美股几乎9%的中概股若全数离开美股市场,虽算不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必然削弱美股的整体流动性及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边厢,对中国来说,美国拥有吸引全球投资的世界最大市场,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完美的融资市场,为中国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然而,尽管目前中美已经签署协议,但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的128家中概企业是否能够免于被迫退市,市场的估算并不太乐观,预估的可能性只有五成。
首先,中美双方对审计底稿的权限认识有着本质上的分别。对于美方来讲,无论是因应安然财务造假丑闻所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还是在瑞幸咖啡造假事件之后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都是美国对其投资者的合理合法保护手段,对于美方合理怀疑在财务上有疑虑的企业,要求查看审计底稿无可厚非。然而对于中方来说,由于不同的公司其审计底稿中,或可涉及不同程度的关乎国家安全与战略部署的敏感信息,以「滴滴出行」为例,其审计底稿就有可能涉及城市规划、地理测绘、个人身份及出行纪录等高度敏感数据,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之下,轻易向美方透露此类数据对中方来讲无疑是重大的安全漏洞。因此,中概股料想依然会根据所涉及的数据敏感程度而酌情部署海外集资策略,例如早前从美股退市的五家「中」字头国企,就主动选择退市;而部份企业则寻求前往香港、德国、瑞士、新加坡等地双重主要上市。
其次,中美之间过往的协议执行过程,并不如预期般顺利,第一阶段中美贸易协议就是一个例子。在审计监管方面,虽然早分别于2013年及2016年,中美双方就已经达成了执法合作谅解备忘录及试点检查合作备忘录,而本次的合作框架协议亦是在前两份备忘录的基础之上签订,但未来具体的协商与执行,才是协议是否能够落实的关键所在。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毕竟,一方面华尔街的机构及投资者,普遍反对将市值1.3万亿美元的中国企业从美股除牌,目前占据美股几乎9%的中概股若全数离开美股市场,虽算不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必然削弱美股的整体流动性及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边厢,对中国来说,美国拥有吸引全球投资的世界最大市场,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完美的融资市场,为中国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然而,尽管目前中美已经签署协议,但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的128家中概企业是否能够免于被迫退市,市场的估算并不太乐观,预估的可能性只有五成。
首先,中美双方对审计底稿的权限认识有着本质上的分别。对于美方来讲,无论是因应安然财务造假丑闻所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还是在瑞幸咖啡造假事件之后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都是美国对其投资者的合理合法保护手段,对于美方合理怀疑在财务上有疑虑的企业,要求查看审计底稿无可厚非。然而对于中方来说,由于不同的公司其审计底稿中,或可涉及不同程度的关乎国家安全与战略部署的敏感信息,以「滴滴出行」为例,其审计底稿就有可能涉及城市规划、地理测绘、个人身份及出行纪录等高度敏感数据,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之下,轻易向美方透露此类数据对中方来讲无疑是重大的安全漏洞。因此,中概股料想依然会根据所涉及的数据敏感程度而酌情部署海外集资策略,例如早前从美股退市的五家「中」字头国企,就主动选择退市;而部份企业则寻求前往香港、德国、瑞士、新加坡等地双重主要上市。
其次,中美之间过往的协议执行过程,并不如预期般顺利,第一阶段中美贸易协议就是一个例子。在审计监管方面,虽然早分别于2013年及2016年,中美双方就已经达成了执法合作谅解备忘录及试点检查合作备忘录,而本次的合作框架协议亦是在前两份备忘录的基础之上签订,但未来具体的协商与执行,才是协议是否能够落实的关键所在。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